升级黑莓 8700 系统到 4.5.0.182

好多事情都是不做时觉得很难,做了才知道,哦,原来这么简单!给黑莓刷系统也是如此。

本来我的 8700 系统是 4.2.x 版本的,有很多主题和软件不能用,我当时怕升级麻烦,也就忍了。但是当我前两天才憧憬过的 UCWEB 黑莓版今天发布时,而我的 4.2 系统无法支持它,只好下狠心升级一把。

之前我曾经看过无数帖子,评论 4.5 的系统如何如何,也看过不少教程,该如何如何升级系统,总之一个感觉,就是非常麻烦。众说纷纭以至于连该用什么固件都不知道。但是经过几次尝试之后,我才发现了升级黑莓系统是怎么回事,根本没有我想象的那么复杂。下面给出我对整个过程的理解。

1. 到哪里下载固件?

要想刷系统,首先得有固件,到哪里下载就成了一个问题。网上乱七八糟的,众说纷纭,但是我认为本应该只有一个答案:黑莓官网。不过到官网下载固件需要国外代理,因为它禁掉了中国 IP,所以不懂翻墙的人就在其它网站找吧。

2. 下载什么样的固件?

在黑莓官网上,黑莓也不像一般的手机网站一样把一堆系统软件列出来。黑莓官网的固件是按照运营商管理的,很遗憾我们找不到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要找支持中文固件,一般来说我们可以找香港的运营商。但是不同运营商提供的固件版本并不一样,香港的运营商固件可能并不新,这时候美国的 AT&T 反而是一个好的选择。如果需要中文支持的话,一般应该选择括号中注释为 EastAsia 和 Chinese 的固件(据我理解 MultiLanguage 并不包含中文支持)。选择版本的原则我觉得应该版本越高越好,但是不排除偏好某个稳定的版本。

3. 中文支持是不是必须的?

我之前以为必须下载的固件支持中文,装上之后才能使用中文。后来发现也不是那么回事,其实你完全可以下载一个高版本的不支持中文的固件装上,然后找一个相近版本的支持中文的固件,把里面中文支持部分的 .cod 文件找出来,然后用 JavaLoader 装到手机里,这个系统就可以支持中文了。简而言之,中文支持仅仅相当于应用软件而已,可以单独装的,只是需要用特别的方法装。

4. 如何安装固件?

这个就不用我说了,网上一堆一堆的教程。简单的流程就是先将固件安装到 Desktop Manager 里(其实是放到某个目录下),DM 识别了,然后装到手机里。我注意到的一点是:安装固件时最好不要联网,不然黑莓的 Desktop Manager 会老在那找软件更新,增加本来就很长的安装时间。

5. 安装固件时需要不需要备份?会不会对数据有影响?

不需要备份,安装时会自动备份和恢复。对黑莓自身应用,比如短信、通讯录等不会有影响,但是对第三方应用的数据会有影响,比如 Gmail、Mobipocket Reader 等。这也是没办法的事,第三方的应用数据本身也备份不出来。但很奇怪的是手动添加的 Service Book 和 TCP 的 APN 也会消失,只能重新修改。

6. 高版本的系统会不会很慢?

我曾经在网上看过一个耸人听闻的说法是 8700 4.5 的系统需要半个多小时才能启动,让我非常吃惊和迟疑,不敢升级系统。实践证明他大概说的是固件安装过程中的第一次启动需要那么长时间,之后的启动时间和 4.2 系统也没什么明显区别。至于内存占用啦、程序运行速度啦、网速啦,在使用中没有明显感觉。

我觉得将系统从 4.2 升级到 4.5 的优势是:可用的应用和主题更多了、系统和字体更漂亮了;劣势可能是占用的存储空间多了点儿、少了个拼音输入法。除此之外没有其它明显区别,我自己认为值得升级。

又回到北京了

好些天没有更新博客了(针对我的更新频率而言),原因很简单,有更重要的事情去做 :-)。

1 号到的北京,把寄放在同学那里的被子拖到租住的公寓,请邓飞、丽君吃了顿饭。2 号到公司报到,换了个办公桌,换了个电话。寄来的包裹和录取通知书同时到达,纳闷不已,为什么北京往南京挂号需要七天而南京挂号到北京只需要三天?害得我为了一张纸折腾(中科院的录取通知书着实简陋,信封是牛皮小信封,通知书就是一张请柬大小)。我原以为是通知书的那玩意儿是入学须知,但搞不明白的是,为什么入学须知要寄给我两次?

一毕业,这同学们好久不更新的博客都重新拾起来了,反而显得我有点儿懒。这下到公司工作,晚上的时间就多了些,可能又要恢复我正常的更新速度了。

这两天工作也没干什么事,FPGA 调试还不太熟练,模拟器又改了不少,而且更新中工作不太正常,所以就随便看看代码、看看邮件列表和一些 patch。GDB 的 mailing list 里这两天挺有意思的,有个人发了一个希望把 GDB 代码用 C++ 重写的邮件,然后一群大佬说这个问题别讨论了,各持己见讨论起来会没个头的。但是某个邮件里有巨牛的一句话:“The more C++ code I see, the more convinced I get that the language should die. ”让我叹服不已,哈哈。

重装了一个 Ubuntu,当然也装上了 beryl,比原来用着更方便了。Google desktop for linux 推出了,试用了一下,挺好的,特别喜欢它的两下 ctrl 就可以弹出搜索框,这样就免得我还得用鼠标把光标定位在 Google toolbar 里去。Google desktop 的 sidebar 没有在 Linux 版本上体现出来比较遗憾,那些小工具很有意思,但其实 Linux 本身就带有很多有一些的小玩意儿,喜欢玩的能把桌面配置得很 cool 或者 cute。为 Firefox 装了一个 IE7 的主题,看起来还是蛮好的,看来 Microsoft 的 UI 工程师也不是吃干饭的。但是 wine 现在还不支持 IE7,用 ies4linux 测试版装上之后,IE7 的 UI 效果一点儿也没有,真没劲。

毕业了,大家都在干不同的事,还有人(XHO)感叹没假期了,哈哈,准备成家立业的时候已经开始了,慢慢就该习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