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

这个标题可能会让人很惊讶,可不是说我有那个能力去发表SCI论文,只是有幸认识了一个强人。

也是前天才听到的,在这以前我实在是想不到我认识的人里居然能有那么牛的,人和人是不能比啊!

朋友是物理系的,也是老乡,刚上大学第一次来学校的时候和他睡对铺,也就认识了,还挺聊得来。郑州一高的,开封人,脾气很好的一个小孩,当初人家也是不得志,物理竞赛考到了全省第八还是第九名,差点没被北大录取,而且据他说还是我的一个初中同学比他考得高了一名,把他争取来的名额给顶了。

结果来到南大物理系后也是奋发图强,再加上是自己喜欢的东西,就专心钻研到物理里面,大一时候就开始写论文,好像还拿了全校基础学科论坛的几等奖,大二就带着一帮兄弟做实验。前天碰到他的时候,说开始几篇文章投出去以为没多大希望了,没想到一下子录用了两篇,还都是在SCI里的杂志,还都是他第一作者。在全国的重点高校里我们这一届好像是唯一的一个。

当时真是让我觉得有点,震惊,虽然我知道他很厉害,但是没想到有那么厉害。看来这小子的出国之路是一片光明了,咱们学校又要流传一个牛人的故事了。

刚在上篇文章中说到身边很多其貌不扬的牛人,瞬间就又给我来了一个例子。

可以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命运吧,羡慕归羡慕,假如让我再重新来一遍的话,我可能还是愿意没什么改变。好多事情后悔归后悔,但是真正让你再重新选择,怕你还是舍不得曾经有过的精彩或者落寞。《Jane Eyre》里Helen Burns说的一句话很好:Life appears to me too short to be spent in nursing animosity or registering wrongs.

今天在机房里花了一晚上去下Friends和Fedora Core 5,找了半天才在清华机电系的FTP上找到有FC5下载,速度还行,但也是只下了一张盘,明天早上还得继续下。

回来就被Yutian给逼着去录像,要留给数学系文化节闭幕晚会上做一个告别浦园的花絮。本来是觉得多此一举的,但是想想以后有这么一段记录,回头看看还是蛮有意思的。然后把男生宿舍跑了一圈,以我那一般的口才说服大家每个留下来一个镜头。后来他让我说几句话,也说了几句,但是想想真正的把录像放到晚会上看,可能会觉得有点傻。但如果真让我说,怕是最想说的一句话是:“好好学习吧,兄弟们!”现在看着不重要的东西,可能以后会觉得并不如此,同样,现在看着重得不得了的,也未必有很大意义。最重要的是,引用一段CET6的阅读(2001.1):

If you are happy, if you live each moment for everything it is worth, then you are an intelligent person. Those who recognize problems as a human condition and do not measure happiness by an absence of problems are the most intelligent kind of humans we know; also, the most rare.
Copyright © 2005-2006 Solrex Yang. All rights reserved.

Fedora Core 5下载地址

今天早上把FC5下完了,链接不太好找,这里把自己找到的链接贴一下,要是有感兴趣的兄弟可以去下。是清华的FTP站,晚上下的速度在200k左右,要是早上起来下能达到1M,当然得是在教育网。这个站上别的资源也挺多的。ftp://166.111.72.5:21
匿名访问
站点名: ASTAFTP
端口: 21
站点总容量: 601878191 千字节
总文件数: 462742 个
站点说明: 清华大学自动化系科协服务器

还有咱们数学系FTP上有《Friends》全集下,还是中英双语的,蛮清晰的。也给个地址:
ftp://maths:maths@210.29.249.7:8021

Copyright © 2005-2006 Solrex Yang. All rights reserved.

Linux学习笔记(2)

ADSL拨号:

本来以为是很难的一件事情,还专门去下什么modem的驱动和PPPOE的拨号软件。安装软件时提示与系统某个文件有冲突。

就想,系统是不是自带有软件啊!才发现原来Fedora自己带一个网络配置软件system-config-network,有字符和图形界面。在X Window下可以从程序里面直接找到。打开以后就直接发现有个xDSL选项,类似与Win下面的设置,不过更简单。然后有一个控制软件,从那里面把ADSL激活就行了。还发现Linux下的ADSL连接可比Win下快多了,基本一激活就能用了。

播放媒体文件:

有几个软件,Mplayer,RealPlayer,Xmms。主要是Mplayer,安上它之后,基本所有的格式都能播放,但是我发现它还是不能播DVD,不知道是哪个解码器没安。

安装Mplayer比较麻烦,到它的官方网站上下载MPlayer-1.0pre7.tar.tar主程序,essential-20050412.tar.bz2编码包,Blue-1.5.tar.bz2皮肤。

先将编码包解压缩,拷贝到/usr/local/lib/codecs/下面,必须放到这个目录下。

然后解压缩主程序。在编译主程序之前,要确定已经安装了gtk+-1.2.10,gtk+-1.2.10-devel,glib-1.2.10,glib-1.2.10-devel,compat-gcc-32,compat-gcc-32-c++。都能在Fedora光盘里面找到。不知道安gtk是要干吗的,大概是需要它的库吧,安装gcc3.2是因为MPlayer只能由gcc3.2编译。

确认已经安装这几个包后,就可以开始配置编译了,进入到解压主程序的目录,执行下面命令配置:

[root @ ****** Mplayer-1.0pre7]#./configure –enable-gui –enable-largefiles –enable-menu –prefix=/usr –confdir=/etc/mplayer –cc=gcc32

然后再执行:

[root @ ****** Mplayer-1.0pre7]#make

这个得等好长时间,等编译完了以后执行:

[root @ ****** Mplayer-1.0pre7]#make install

然后就完成了主程序安装。再把皮肤解压到/usr/share/mplayer/Skin/default/目录里,就完成了。还可以下载更多皮肤,放到Skin目录下面就行了。

我也下了rpm包,但是怎么就是安装不上去,只好用源代码安装。

因为对Linux的命令还不熟悉,我的解压都是在X Window下完成的,这样比较不容易搞错。

RealPlayer是下的一个RPM包,直接就安装了。

Xmms不懂怎么回事,下了好多RPM安装包,也安了,但是怎么就是不能用。后来发现RealPlayer能播MP3,就懒得再找安装方法了。

用Real播放rmvb文件有时候会比较卡,但Mplayer没问题。

Web浏览器:

Fedora自己带的Firefox是1.0版的,比较老的版本。其实也没什么,但是最不爽的就是它不能支持点击打开新窗口链接从标签页打开,这样看着下面的一排打开的新窗口,点来点去累死了。就到它的官方主页上下了一个新的1.5,顺便把thunderbird1.5也下了。这些包直接解压以后就可以使用,不用编译。但搞了半天也没弄明白怎么更新老版,先把老版的文件夹备份了一下,把新版的文件拷贝进去,但这样就是启动不了。只好再把备份拷回去,把新版的放到用户文件夹里,然后再从桌面建一个启动器。反正放着两个版本的Firefox至少没坏处。

QQMSN

QQ就是LumaQQ2005了,直接解压就可以使用,不过最好打上最新的补丁,直接覆盖安装的目录就行了。最近的补丁支持自动登录了,也改了前面版本的一些BUG。

MSN直接就有个软件叫gaim的可以直接用,里面有MSN,ICQ,AOL,YAHOO等好多选项,一看就知道怎么用了,而且还可以存储用户名和密码。

暂时不知道怎样处理的难题:

Firefox下无法登录SPACES,这样写BLOG就只能进Windows了。

Linux下的双拼和我平常用的智能ABC的双拼键位不一样,不知道能不能像紫光一样能更改。

不知道Linux下有没有高效率的下载程序。像迅雷一样,能达到很高的下载速度。因为迅雷是一个P2SP软件,用户下载软件的地址可以共享,这样就可以找到很多地址,而不只是下载的源地址。可这样也有一个问题,下载的版本容易搞错,上次下载Microsoft Antispyware时候就能用,就算设定成只从源地址下载,下的还是旧版本,只能用IE下载。

千万不要在Linux下删除Win下面的文件,这样再进入Win后就会出现磁盘错误。在Linux下不能将文件保存到Win的分区里,文件不能双向共享。

基本完成上面的配置以后,发现X Window对我来说已经近似于Windows了。现在知道为什么有那么多人推崇Linux。在Linux下也可以做很多原来在Windows下做的事情,而且最重要的一点是所有都是免费的,我们不用背着叫做cheat的道德包袱和pirate的恶名。中国真应该推广Linux,不要再被Microsoft指责知识产权和盗版的问题,不要在安装系统以后还需要一个一个安装盗版应用软件。使用Linux最有趣的一件事是我们可以自由配置系统,而不是非得去找一个一个技巧,进一个一个窗口去完成修改,也不用担心注册表的乱七八糟的问题。

这几天注重的是怎么把Linux设定成易于日常使用,控制台命令没有太操心,太多了,比较难记。

很佩服Linux的用户管理方法和多用户登录的处理。在普通用户条件下基本不能对系统做什么改动,但可以通过获得超级用户权限来执行一些命令。可以多用户同时登录,按"Ctrl"+"Alt"+"F1~F6"可以进行另外几个用户的登录,不过是字符界面。"Ctrl"+"Alt"+"F7"是图形界面,但在图形界面里也可以挂起当前用户,然后由另一个用户登陆,这时候他的位置是"Ctrl"+"Alt"+"F9",可以按"Ctrl"+"Alt"+"F7"切换回去。这让对系统的操作变得太方便了。

PS:发现识别Windows里的中文文件名的关键在设定系统语言的文件里改为:Zh-CN.GB18030,默认的UTF8格式是繁体字的编码。
Copyright © 2005-2006 Solrex Yang. All rights reserved.

Linux学习笔记(1)

装完了Linux,吃了个小亏,由于从硬盘安装时候选择安装语言的地方和光盘安装不一样,结果只是装了一个英文版的系统,没有安装中文支持。于是麻烦就来了:

挂载Windows下的分区,不能识别中文文件名。打开网页文件,不能显示中文。

后来从Windows的字体库里拷贝出来一个SimSum字体,放到/usr/share/fonts/chinese/TrueType里,修改/etc/fonts/fonts.conf,添加SimSum到中文字体的前面。这个是添加新的字体,不过我似乎看到也有几个好像是中文的字体,不过我没找到字体文件在哪儿。然后把/etc/sysconfig/i18n改为LANG="zh_CN.GB18030"。这个是让系统显示中文界面。

到现在我也不知道这两个是哪个在起作用,这样搞过以后,Firefox能显示中文的网页了,这样我就能看到下载下来的有关Linux配置的文件了,不用再启动Windows了。但是中文的TXT文件和中文文件名还不能正常显示。

然后就设定开机自动挂载Win下面的硬盘分区。先在/mnt/目录下建立c,d……文件夹。在/etc/fstab里添加:

/dev/hda1 /mnt/c vfat codepage=936,iocharset=cp936 0 0

/dev/hda5 /mnt/d vfat codepage=936,iocharset=cp936 0 0

……

/dev/hda[1] /mnt/[2] [3] codepage=[4],iocharset=[5] 0 0,[1]是指分区,hda1指C盘,然后D,E,F依次是hda5,hda6…;[2]是指要把[1]分区挂载的位置,可以不在/mnt/目录下;[3]是指分区格式,vfat表示fat格式的分区,ntfs表示NTFS分区,不过NTFS分区要是想挂载的话,需要先安装kernel-ntfs-2.6.11-1.i686.rpm,其中2.6.11指的是Linux的内核版本,必须与系统的相同;[4]不知道什么意思;[5]大概是指的打开此分区文件需要用的字符集,2.6内核以上用cp936表示中文的似乎;后面两个0不知道什么意思。重新启动,就能直接开机挂载。

挂U盘可以用mount –t vfat /dev/sda1 /mnt/usb,需要先建立好目录。卸载是umount。

在系统下安装软件,只会用rpm一个命令:rpm –ivh rpm文件名。-ivh是参数,以前看过,意思忘了,不过一般用这个参数。

文件名后来可以用中文显示了,但是文件仍然不能显示中文,就从桌面环境里找,找到了一个添加删除程序,然后在多语言支持里找到中文,让它更新,却提示要插入光盘3。正好看到有显示细节,就看到实际装5个包就行了。就到D盘里面找到光盘3的镜像,把那5个文件解压缩出来,用rpm安装。果然重新启动之后就可以显示中文了。

本来这样已经算完了,但是怎么就是调不出来中文输入法,再加上后来才发现没有装eclipse,这一饱受赞誉的IDE,很想试试用用。如果再用rpm装的话,加上JAVA的开发环境,有100多个文件。算了,干脆重装得了。就只好重装了一遍,唉,都怪当初安装时候没有设定好。

还发现几个问题,Fedora的update好像不能选择增加软件,只是在原来安装的软件基础上的更新;安装的时候一定要安装中文支持,不然好多文档显示都有问题;其实在xwindow下就可以配置好多东西,不一定非得直接去改文件;安装时候的定制选项一定要考虑好,不然再安装软件会很麻烦。

下一步要搞清楚Linux怎么用ADSL拨号上网,怎么下载文件,怎么上QQ、MSN,再安装上Mplayer和xmms。搞懂了以后我就可以基本离开Windows了。
Copyright © 2005-2006 Solrex Yang. All rights reserved.

Fedora Core 4

上次重装Windows系统,直接把硬盘全部格式化,那个最小化的Redhat 9.0也给格掉了。这个学期想学一下Linux下的服务器配置和应用软件的使用,只好再安。不过这次安装的是Fedora Core 4核心的Linux,上次从同学那拷的光盘镜像。

我原以为刻录好第一张光盘做引导,安装第二张的时候会让你选择从硬盘还是从光盘安装,谁知道安到一半还是和Redhat一样,让插入第二张光盘。我只刻了一张,有什么用啊!唉,Linux还是太不人性化了,只好上网查查怎么从硬盘安装。

从硬盘安装的方法有好几种,我试验了多次,重启了N次电脑,都是碰到错误了,就再进Windows上网查。最后使用的是我认为最简单的方法,把四个iso安装光盘镜像放到一个FAT 32格式的分区里,要直接放到主目录下,就是分区盘符下。然后从Fedora的第一张光盘的isolinux目录里拷贝出vmlinuz和initrd.img,也放到同样位置。再从Radhat第一张光盘里拷贝出loadlin.exe,放到同样位置。然后自己编写一个批处理文件autoboot.bat,里面内容是“loadlin vmlinuz initrd=initrd.img ramdisk_size=9216”,保存到同样位置。这里loadlin [1] initrd=[2] ramdisk_size=[3],[1]、[2]就是指的那两个文件的位置,似乎是相对路径,相对于loadlin.exe所在目录的位置,一般放到一层里面比较方便。没有搞懂[3]是什么意思。其实也可以进入DOS以后直接输入命令,不过命令稍微难记了点,做成一个批处理较为方便。

这样,在这个分区里就有了八个文件:

FC4-i386-disc1.iso
FC4-i386-disc2.iso
FC4-i386-disc3.iso
FC4-i386-disc4.iso
vmlinuz
initrd.img
loadlin.exe
autoboot.bat
用光盘或者U盘启动到DOS系统,找到loadlin.exe所在的目录,运行autoboot,这样就能进入Fedora的引导了,系统会问你用哪种方式安装,是光盘、硬盘、FTP等等,选择硬盘安装,然后再选光盘镜像所在的分区,剩下的就和安装其它Linux一样的步骤了,而且更简单,不用更换光盘。

这种方法有几个缺点:

一是得有Fedora和Redhat的第一张光盘,拷贝出来那三个文件。不过那几个文件不大,网上也许可以找到,当然也可以下载好iso以后解压缩再提取;
二是得有DOS启动盘,光盘或者U盘。U盘不太好做,我就没做成功,还好有几张杂志送的光盘是带启动功能的。
三是得懂DOS命令,这个倒还好,其实用不到几条。

不过它也有几个优点:简单,清晰,不存在版本问题。

有介绍用Grub For Dos来安装的,我到现在也没看懂。我不知道它要修改的boot.ini到底在什么地方,而且不同的人用的方法还有些不一样。我也试了几次,因为我的Windows系统盘是用NTFS格式化的,就在D盘上试了几次,总是提示找不到/boot/grub/menu.lst,但是这个文件明明就在那个位置。我怀疑是不是用的版本问题或者是查找路径的方法问题。

方法有好多种,目的是相同的,就是要启动以后执行对Linux硬盘文件的引导读取,难就难在这个过程。对那些老手来说情况分好多种,有各种处理办法。像我这种刚接触的实在是头大啊!只好给自己找最简单的情况来处理了。

还发现了电脑的几个问题,DOS系统果然不能识别NTFS分区,它把我的D盘认成C盘。分区的时候还发现我的电脑似乎有一个3G多的隐藏分区,还是空闲的,不知道怎么搞上去的。唉,本来空间就不够用,不过也没敢动那个分区,恐怕安装不上就麻烦,反正就放那吧,有空了再用分区工具给剥出来。

整整化了我五个小时时间,最后总算搞定了,看着Fedora的界面,就是舒服啊。
Copyright © 2005-2006 Solrex Yang. All rights reserved.

退学博士

在百合上看到一篇文章,据说是一个退学的博士生写的。

讲他是如何对清华的教育感到失望的。

一开始我还以为是某种讽刺的文章,写来取笑清华大学的。

没想到看了之后才发现,还真是有这个人。

最巧的是这个人写的一篇叫做《完全用LINUX工作》的文章我还看过,而且还下载下来专门研究过,是不可多得的全面介绍LINUX系统下应用软件的文章。

刚才上CSDN,业界视线版大标题:“清华退学博士王垠:《完全用Linux工作》”。

真是搞不懂,这个年头,噱头太多,什么都能成明星。

王垠自己也说,自己想出名的领域出不了名,胡乱写几个字居然让自己声名雀起,真是莫大的讽刺。

说实话,我很佩服他,敢追求自己想要的。

假如给我一个清华的博士,我绝对不会像他那样毅然而决然地退学的,最起码也会熬到博士学位证。

想想我自己,当初何尝不是像他一样,小的时候对清华有着莫名的崇拜。而且也是那种动手能力很强的人,喜欢琢磨一些电路啦什么的东西。

可是大了以后,就知道学习可不是那样的,我得应付考试,得应付父母的督察。

还记得初中时候踢球,老爸给我说,只要你学习成绩在校前三十名,踢球的事情我们不管你。

学习成绩居然跟我的课余活动自由直接挂钩,现在想想,很讽刺。

其实我是很羡慕那些看起来吊儿郎当的同学的,因为从小的教育就是做一个好学生,没做过什么越轨的事情。心理分析家说人对自己没有体验过或者不能拥有的事情总是很向往,可能也是我羡慕的原因。至今我仍然觉得自己有点可悲,可以说是想象自己是一个胆小怯懦、循规蹈矩、很无能的一个人。

进入大学以后我也一直在思考我学习的意义何在,可是思考的同时我却没有注意学好眼前的东西,也许是对抽象的东西理解不怎么样吧,成绩也不怎么好!而且考试的时候觉得很不可思议,为什么我做作业的时候会做的题考试时总要做得一塌糊涂呢?

直到现在,才发现自己真有些喜欢大学的学习,喜欢数学了。可现在努力还可能有期望的结果吗?我不知道,但是如果放弃努力怕是不可能有结果的。

进一步来说大学的课程合理吗?我也不知道,我就知道我要学好它。至于它有没有用,就只能以后才晓得了。在我的专业课程以外,我学了很多东西。不能担保就有用,只是我感兴趣。不过要是拿来和王垠比的话,恐怕没有他那么深。这也是我一直很困惑的地方,除了专业课之外我确实可以学些别的东西,可却没有一个系统的学习,就注定没有一个更高层次的领悟,那么多的浅尝辄止能堆积起知识的大厦吗?

也许,我在这一两年里还可以做出来点成就,也许我有机会出国深造,但是五年的数学PhD读下来我出来又能干什么?太多的对未来的迷茫。

这也许就是中国孩子的悲哀,从小就是一个一个目标,好小学,好初中,好高中,好大学,然后硕士,博士。但是家长们没有告诉孩子们的是,最重要的是什么?人生真正的目的是什么?

我的好朋友给我说,他之所以选择考T就是因为从小一个个目标,现在却没有了,只好给自己强加上一个。我觉得我在潜意识里确实也有这样的因素,但是还有的是对中国教育的不信任,我想看看别人是怎么教育自己的孩子的。为什么电影里面美国人并不十分在乎自己的什么地位,而那么注重生活的和谐?那是编出来的还是一个社会的意识不同。

中国缺少研究的气氛,缺少自由的意识。大学教育缺乏一个有效的沟通机制,包括师生之间和学生中间。在我的学习中,有好多东西想和别人讨论,但是专业外的东西就找不到别人谈谈,而专业内的又不怎么好意思开口。我们像一台台计算机,只是要记住证明,记住定理,记住算法,而没有去想这个算法可不可能优化,还有没有别的实现方法。不是我没有考虑过,只是当想到一个问题时,你脑子里马上就会有一个成型的算法或证明,或者说你知道要从课本的哪地方找到它。这个时候,你还有没有心思再去想别的,假如再加上好多课业。

在这个环境里面,足够优秀的人还是能做些事情的,比如说这个退学的清华博士,虽然他自己看自己的成就不怎么样,但相对与别的人来说他还是出色的。我现在不可能苛求环境有多好,只想在这样的环境里面尽我的努力去获得一些自身价值的体现,尽管可能衡量标准并不那么科学。

以前可能对应用方面偏重太多,学了一些华而不实的东西,总没有那种脚踏实地的感觉。以后就要专心理论多些了,我觉得自己感兴趣的主要还是和计算机有关的一些东西,比如算法、数据结构啦一些的东西,现在懂的太肤浅了,在大学剩下的时间里,我有必要搞清楚一些。

进入大三以来学习认真许多,而且真的发现当专注于某件事情的时候,就不会有什么乱七八糟的烦心事,心情也安定许多。

也很少干浪费时间的事情了,比如打游戏,上网干吗的。现在开电脑主要就是学英语,看资料。最近就是在翻译前面贴出来的Matlab Functions,太长了,翻译起来不容易,而且专业术语很多,大多是简化的表达,很难准确地看懂。虽然有专门介绍函数的书,但是自己翻译起来才有成就感,不会了自己使用一下,看看到底是什么功能,更容易理解函数的使用,因为不是每个函数你在实际中就能用到的,顺便再学些数学术语,总之对自己是有很大好处的。

我的未来应该在我的手中。

Red Hat 的安装和更新

Linux安装远没有想象中的艰难。很多书或文章都建议大家将Linux安装在另一块硬盘上,而且对双系统安装的安全性很怀疑,其实经过体验以后才能发现,这种担心完全是没有必要的。

首先得到Linux的拷贝,可以是光盘,也可以从网上下载到硬盘然后再从硬盘安装。我是从光盘安装的。先从BIOS里面将FIRST BOOT DEVICE设成CDROM,我的联想机子是有一个快捷键F12,直接就改过来了,不用进BIOS。将光盘插入CDROM,然后就从光盘启动LINUX的安装,开始让你选择是图形界面还是字符界面,一般选图形,直接敲回车,然后就是一些区域,语言,键盘,鼠标选项什么的,随便你怎么选,一般默认就行,除非你懂得怎样。然后就是执行安装了,安装类型一般选“定制”,因为这样对要安装的组件比较清楚。下一个屏幕就是“磁盘分区设置”,这是最重要的,一定要确保选择了“用DISK DRUID手工分区”,不然自动分区很有可能覆盖你的原有系统,不过对这个可能性我可没兴趣尝试一下。

然后就是磁盘分区表了,这里要说明一下的是,LINUX并不是像WINDOWS一样是用盘符来表示分区的。/DEV表示系统的设备表,这下面是系统的所有设备,然后如果是单硬盘,就只有一个/DEV/HDA,就是指你的硬盘,如果是双硬盘,就还会有一个/HDB,这个就不用说了。然后一般情况下,如果机子上已经装了WINDOWS,并且已经有了几个WIN下的分区,就会有/DEV/HDA1,/DEV/HDA2等等,其中/DEV/HDA1就是代表WIN的系统分区C盘,这个不重要,我们不用看它们到底有几个,我们关心的是有没有空闲空间。LINUX当然不能装在C盘上了,除非你不需要WIN系统了。

这里还要说说空闲空间是怎么来的,安装WINDOWS系统的时候人们一般把所有的空间都利用上了,所以如果不进行任何步骤就直接安装LINUX,是不会有空闲空间的。我们要给LINUX留下安装的空间,并且这个空间应该是没有主人的,就是别的系统没有使用,并且没有管理的空间。好多文章介绍,用这个工具,那个工具的来剥离出来空闲空间,这里我不否认那个方法可行,可是如果WINDOWS自己带工具,干吗去求助于别的软件呢?如果你有一个分区没有使用,并且它大概有5G的空间,恭喜你,那你就可以跳过下一句话了。如果你没有空闲的分区,但是硬盘空间足够大,你可以先将一个分区上的有用文件拷贝到另一个分区,然后从开始菜单里选“管理工具”->“计算机管理”,打开计算机管理界面,在左侧窗格里有“磁盘管理”(注意这个需要管理员权限),选择你已经移空的那个分区,选择“删除逻辑驱动器”,然后再重新分区,给LINUX留下大约最少4G的空间。这样你可以再恢复原来的那个盘,只不过空间少了4G,然后把移到别的驱动器的文件拷贝回来。当然,PATITIONAL MAGIC等等一些软件可以实现不用移动文件就分出来空间,但是我们选择的不就是笨点,但是最安全省事的办法嘛!然后,确保留给LINUX的那个空间没有格式化,没有盘符,如果有就右键选择“删除逻辑驱动器”。这样空闲空间就有了。

回到LINUX安装,如果你有空闲空间,就用鼠标选中它,然后点“新建”,在弹出的窗口里,第一格是挂载点,这里挂载点的意思相当于WINDOWS里面的盘符,你必须至少选一个“/BOOT”,这个分区将要包含操作系统的内核还有引导文件,一般设为100MB,其他不用选,点“确定”。然后还要新建一个分区,不要选择挂载点,选择文件类型为SWAP,大小建议设为内存的1.5到2倍。这个是交换分区,是用来支持虚拟内存的,必须要选。不然会影响到运行。然后再新建一个挂载点为“/”的分区,这个分区看你需要安装什么,一般打算安装全部文件的话,至少设为3G,或者说选择将剩下的空间全部使用。这个就是相当于WINDOWS里面的C盘。如果是新手的话,建议分区就设两个,因为这个和系统只有C盘一个道理,只有一个盘也好管理些。最后再确认一遍,一定要把上面三个分区建立在空闲空间里,千万别建到已用空间。

最重要的部分完了,下面还有一个设置引导装载程序,LINUX较新的版本都可以识别出来硬盘上已经存在的操作系统,但是所有WIN系统都识别成DOS,所以就要改一下,选中DOS,点编辑按钮,就可以将DOS改为WINDOWS XP。然后将其改为默认引导的操作系统,这样安装完成后,每次你电脑启动的时候就会出来一个选择界面,默认的操作系统会高亮显示,如果没有方向键选择,在5秒后就会自动进入默认操作系统。

这样整个设置基本上就完了。下面的东西一般选默认。设置根口令的时候需要你输入每次登陆的时候需要的密码,默认根用户名为:root,注意大小写。LINUX是用C语言写的,大小写不兼容。然后会有选择要安装的软件包,根据你的需要选择。然后就要开始安装了。注意,现在退出还来得及,按CTRL+ALT+DEL,不然等开始安装以后,再后悔就来不及了。安完后会提醒你要不要创建启动盘,但是现在机子谁有软驱啊,所以选择不创建。如果选择了安装X-WINDOWS,安装完后会有一个显示卡和显示器配置,选择合适的配置,然后就完成了。

如果安装过程中出现问题,你可以选择最小化安装,只需要一张盘,这样比较不容易出问题,然后安装完成后再选择安装其他软件,不过过程比较复杂,建议能一次安全就安完。

如果不满意安装的配置,可以执行一下升级。开始过程和安装是一样的,但是到了鼠标配置以后,如果你机子里面已经有LINUX,会显示你是要执行新安装或者升级。选择升级,并且选中下面“定制要升级的软件包”,这样下面你就可以选择要新安装的软件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