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 V3:AI 大模型 infra 基建新高度

AI 工程化

2021 年初,贾扬清在阿里云开始推广 AI 工程化这个概念,我非常认同。我在 21 年中做技术规划的时候,提出“AI 到生产力的转化,需要更高的工程化能力”,并且将 AI 工程化的实施总结为几大方向:

  • 语义索引场景化
  • 算力调度混合化
  • 模型研发标准化
  • 优化技术普惠化
  • 模型超大规模化
  • 架构系统智能化

我的 AI 工程化团队在这些方向上也取得了许多成果。

The AI Model

但 2022 年底 LLM 大流行以后,情况发生了一些变化。原因主要是 LLM 让 AI models 变成了 The AI model,虽然这个 model 很大,也多多少少有一些变种,但从工程实践的角度来看,它并不“复杂”。

很多时候,工程架构解决的是复杂性问题。

比如,TensorFlow、PyTorch、PaddlePaddle 这些训练框架简化了搭建和训练神经网络的复杂度,在一段时间内,各种结构的网络层出不穷,大部分都是依托这些框架来实现的。

而对于 LLM 来说,模型结构相对固定,虽然也使用了框架的一些外围能力,但是模型结构核心部分已经逐渐变成全手写以达成最佳性能,典型的实现包括 FlashAttention、TRT-LLM 等。

而且 LLM 的接口调用是自然语言,因而也变得极其简单,所有的 LLM 模型几乎可以使用同一套 API。

当时看起来 LLM 不需要太多的架构基建工作。

Prefix Caching 和 Kimi

我的这个认知在思考 prefix-caching 作用的时候,有了一些改变。

在《应该把 Prefix Caching 当作一种效果优化技术》这篇博客中,我提到 Prefix Cache Aware Scheduling 是一件非常值得做的事情。而且从 Kimi 发表的论文来看,他们已经在实践了,但其它的技术报告提到这些工程架构工作的不多。

DeepSeek V3

前几天 DeepSeek AI 发布了 DeepSeek V3 版本,我一边在吐槽这 670B 的模型参数太大,下载太慢,一边在阅读它的技术报告。结果发现他们在模型的部署上,玩得更高端,给了我一些新的震撼。

首先,prefilling 和 decoding 分开部署。prefilling 4 机 32 卡,decoding 40 机 320 卡。这样一来,我之前《LLM 推理优化 Continuous Batching 及其实现》这篇博客中提到的 Continuous Batching 就不再需要了。两阶段分开后,prefill 的计算过程(长度)是确定的,其算力利用是充分的,不再需要中间停下来插入新的请求。其实 prefilling 能够分开部署,跟 DeepSeek 以前的研究也是分不开的,DeepSeek V2 引入的 MLA 对 KV Cache 做了大幅度的低秩压缩,可以显著降低 KV Cache 从 prefilling 节点传递到 decoding 节点的带宽和延迟。

其次,MoE 专家分开部署。因为 MoE 专家的激活是 Token 级别的,也就是说每个 Token 会决定走哪个专家进行计算,分开部署就可能会带来负载均衡问题:有些专家太忙,有些专家太闲。DeepSeek V3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还做了复杂的负载均衡策略。例如:快速识别较忙的专家,部署冗余的专家副本以承担压力;重新调整专家在不同节点的布局,尽量利用跨 GPU 带宽而减少跨节点带宽(因为 IB 比 NVLink 要慢);单卡冗余部署多专家,但通过全局的路由计算来优化专家的动态激活数量。

DeepSeek V3 还实现了计算和通信重叠。为了掩盖分布式计算过程中进行集合通信时的开销,将计算任务分为微批。一个微批进行集合通信时,进行下一个微批的计算。

此外,DeepSeek V3 在推理时还将 TP(Tensor)、DP(Data)、SP(Sequence)、EP(Expert)不同维度的并行化融合到了一起。单拿出来一种并行化方法也许现在的框架还是支持的,但这些方法组合在一起,我怀疑目前也没有什么推理加速框架能直接处理。

从技术报告中揭露的这些细节可以看出,为了发挥出模型的极致性能,DeepSeek 在 AI 大模型的分布式部署上花费了很大的心思。这也让 DeepSeek V3 成为目前公开资料可以看到的最复杂、最精巧的大模型 infra 设计

这些 idea 以前也许不是没有人想到,但是 infra 的演进是有很高研发和试错成本的。当 DeepSeek 将这些路走通以后,也许未来的很多大模型公司,大模型框架,都会往沿着这个方向继续演进。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