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nQ曾文祺讲座

12月13日晚上,BenQ的老总曾文祺来到南大浦口,做了一场《乐在工作,乐在生活》的讲座。不能说是妙语连珠,但是也着实能给人不少启发,尤其是听一个成功人士给你讲怎么做人。第一次听讲座做了些笔记,自己的喜欢的东西记录如下:

乐在工作,乐在生活

说实在话,这个标题不咋地,因为基本上和内容联系不是很大,估计是因为考虑到BenQ的理念:Bringing Enjoymen’N Quality to life,生编硬造上去的。

一开始,他提出了决定人以后的生活方向的三个因素:能力、价值观、个人志趣

我对此非常赞同。曾文祺还讲到了中年危机,在四十岁前,人要活在好多人的期待里,父母、妻子、儿女,为了他们的期待,往往不得不促使一个人去做出自己并不喜欢的选择;到了四十岁左右,父母也不怎么要求你了,妻子也安稳下来了,孩子也大了,干了那么多年,钱也赚了不少了,这时候忽然生命了就没了压力了,但没有压力又是最大的压力,有好多人因此就选择了去走自己的路,比如说他们明基就有一个,放弃令人羡慕的工作,去给一个摄影师当助手,因为他从小喜欢摄影。

能力又分为几种:学业能力、个人能力、公民能力。学业能力包括:读写算、逻辑推理、科技运用、资讯处理、外语能力等个人能力包括:沟通、独立思考、解决问题、适应、终身学习公民能力包括:自我管理、负责、自律、诚信、对他人尊重、多元文化的理解与欣赏。这是美国学校管理者协会列出的关于二十一世纪大学生应该具有的素质。

曾文祺在这里主要强调了个人能力和公民能力。他说,学业能力就是你们大学现在学习的能力,但是这份能力只能影响你找到第一份工作。个人能力和公民能力才是在社会上立足更重要的东西,但大学里面是学不到的。他们明基解决雇员个人能力不足的方法就是每个新雇员都要到基层的专卖店去站柜台,并且有竞争淘汰制。三个月到半年下来,在历练中就能很有效的提高雇员的个人能力。而公民能力则着重强调在领导者素质上,当你位于一个比较高的位置上的时候,很容易的就丧失一些东西。权力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就像某个位居全世界最有权力的总统的家伙,仅仅因为别的国家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就去把它打掉,占领之后却到处找不到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这时候也不知道像全世界人民道歉,还到处说什么邪恶国家。所以应该从现在就开始培养自己的这些公民能力,当做到领导者岗位上的时候才能以一个普通人的心态去思考问题,去处理问题。呵呵,这就像老罗所说的:“一个领导上台讲话第一句就是:’我也是个普通人嘛!’谁他妈说你不是普通人了,这就是骨子里的绝对的傲慢。”

能力的来源有几个:知识Knowledge学习(20%)、技能Skill历练(40%)、态度Attitude本质(40%。曾文祺特别讲到了知识中的内隐知识(Tacit Knowledge)。外显知识(Explicit Knowledge),主要是文字和数据等有资料公式标准化的知识,而内隐知识则是个人化,难以形式化的知识内隐知识具有技术性和认知性,他提到。技术性就是指其难以公式化和具体说明的技巧手艺或专门技能,就像大师级的工匠认知性则是指心智模式、信仰和直觉力以含蓄的模式塑造了我们感知身外世界的方式,比如说禅宗公案。这是日本的两个人野中郁次、次内弘高的一本书《The Knowledge – Creative Company》里的定义。他又说到知识的种类数据Data资讯Information知识Knowledge洞察力Insight学习知识的方式 :主管与下属的切磋自我学习课程训练。这条是张忠谋在1999年台湾交通大学讲课时提出的。

他还列出了知识的成长的几个步骤:学徒专家导师领导。在大学里,学生与老师的关系是一种知识市场的买卖关系,但是进入社会以后,这种知识的市场就会消失。所以当一个人走出学校后,就该把自己的放到非常低的位置,从学徒做起。态度越低,高度越高。这样才会有更大的进步机会。

当今世界上最稀有的资源是,能够持续带领组织转型,进而在未来世界成功的领导人才。企业会成功是因为它们具有卓越的领导人,这类领导人也并不局限于企业高层,而是各个层级都有。成功的企业重视领导人才,具备期望和奖励才华的企业文化,也积极投入时间和资源培养领导人才。——Noel M. Tichy《The Leadering Engine》。感觉到他讲这些的时候比较注重的一点就是好的企业的领导人应该是从自己的企业内部培养起来的,一个企业应该有一个从上到下的一个领导者梯队。他还提到SONY聘请的总裁,说SONY在以后几年间不会变好,只能变差,并举了HP聘请领导人的失败例子。从外部引入的人才很难融入本公司的企业文化。

领导者的特质活力Energy激励Energize敏锐Edge执行Execute。这是韦尔奇的话。他还打了一个自燃物、可燃物、不燃物的比喻。一个领导者应该是自燃物,去尽自己的力量引燃周围的可燃物,然后还有有洞察力去剔除团队里的不燃物。

态度-人格特质:诚信、团队精神、学习与教导、养望(培养声望)、创业精神。

价值观-源于需求:金字塔形,从底到顶:生理、安全、爱与归属、自尊、自我实现。

有价值的人生:尽全力创造 个人 团队 组织 附加价值。

公民素质:公德心、环保、尊重生命。

听的时候没觉得什么,最后总结一下才发现他讲的很乱,很没有规律,而且在后面回答问题的水平,确实不敢恭维。呵呵,这说明了他不是一个好的演说家,估计写的书也不怎么样。当然,经济类专栏的文章没有读过,不好评论。

但是感觉他还是很真诚的在告诉我们,生活中该注重什么,不该注重什么,职业生涯规划应该是什么样子。一个台湾交通大学、清华大学毕业的学生,并且带领着明基从一个宏基(Acer那个ji字打不出来呵呵)的一个小部门发展到现在的一个大企业,应该不是一个夸夸其谈的人。说到底,我还是很服气这些有事业的人的,无论是什么样的事业,他总有一些特质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航天英雄见面会

12月14号下午,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先进事迹报告团来到江苏,在南京师范大学体育馆开了一个与大中小学生的见面会。南大给了五十个名额,全部给国防生了。嘿嘿,由于我们系应用数学专业有专业课,有几个人去不了,我就借了套衣服,冒充了一把解放军混了进去。满心以为会有合影的机会的,到地方才发现,呜,那么大的地方,那么多的人,离老远老远,连脸都看不清楚。唉,虽说给南大的位子还挺好,但是大学生都在二三层上,下面只有中小学生,由于穿着军装,也不敢到处乱跑。何况我还是个冒牌的。就没有照几张清楚的照片,唉。而且穿夏装,冻死了快。搞得今天也感冒了。

我把MSN的个人档案照片改成自己的军装照了,呵呵,自己感觉特威风。哎,男人还是穿军装看着更有男人味。可是哥们说我不戴帽子还行,一戴帽子看着就像一个娃娃兵,555……,谁让我头大呢?帽子都戴不进去。

从Web 2.0说起

最近听到非常频繁的一个词是Web 2.0.有时候真的是搞不懂怎么会产生那么多新词汇。

在网上搜索也搜索不到什么确切的定义,就去了“百度知道”,嘿嘿,果然有人已经问过这个问题,而且回答者给的答案也比较详细。看完以后,才知道,确切的说,Web 2.0好象没有什么准确定义,就像找到的那篇文章说的,我们会说什么东西是Web 2.0的,但还不能准确的说Web 2.0是什么。

WIKI Pedia上有如下解释:

Web 2.0 is a term often applied to a perceived ongoing transition of the World Wide Web from a collection of websites to a full-fledged computing platform serving web applications, like Gmail, to end users. The proponents of this thinking expect that ultimately Web 2.0 services will replace desktop computing applications for many purposes.

并且定义了如下的条件:

A website could be said to be built using Web 2.0 technologies if it featured a number of the following techniques:

Technical:

·CSS, semantically valid XHTML markup, and Microformats

·Unobtrusive Rich Application techniques (such as Ajax)

·Syndication of data in RSS/ATOM

·Aggregation of RSS/ATOM data

·Clean and meaningful URLs

·Support posting to a weblog

·REST or XML Webservice APIs

·Some social networking aspects

General:

·The site should not act as a "walled garden" - it should be easy to get data in and out of the system.

·Users should own their own data on the site

·Purely web based - most successful web 2.0 sites can be used almost entirely through the browser

[]RSS:

Really Simple Syndication

RDF (Resource Description Framework) Site Summary

Rich Site Summary

由此可见,什么Web 2.0,只是给网站和服务商的一个定义而已,与用户无关。但是,不能说它没有改变我们的生活,就像我刚才找的WIKI Pedia,这就是改变了我们的生活。WIKI源于夏威夷语的「wee kee wee kee」,本是「快点快点」之意,实际上也算是一个Web 2.0的网站或者说是服务,大家可以修改它,并且给出你所见到的解释好或者不好。这是一个社群式的一个知识体,基于知识的共享。我不懂一些词语,不懂一些知识,我可以到WIKI上找,虽然不能说WIKI上是最正确的,但是它上面的知识起码是见过的人认为最标准的,否则它就会被修改。这就有了一个公开的公共的知识库。当然,百度“知道”和新浪“爱问”是另一种形式的知识共享。

这里想说些题外话,WIKI最近被封了,我记得去年中国WIKI从教育网都可以上得去,但是现在所有的和WIKI有关的站点在国内好象都上不去了。我实在不知道这是什么原因,也没有兴趣去讨论它的原因,但是我知道这是一个损失,国人的一个损失。就像教育部对高校BBS实行实名制一样,很荒唐的官僚举动,一群不懂的人的无知举动。自从实行实名制之后,百合上的垃圾帖子和低素质的文章少了,但是少了更多有良心的文章。我不相信实名制能比自我完善管理更好的减少垃圾文章的数量,但是我绝对相信实名制能有效的减少有良知和社会责任感的理性批判。从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到清朝的“文字狱”再到新中国的“文化大革命”,中国人吃的亏还少吗?为什么历史总是一遍一遍的无知的重复?“防民之口,甚于防川”这道理难道还不懂么?

还有一个损失就是:“如果一件事情没有用英语写出来,这件事情就相当于不存在。”中国有13亿人口,是的,很多,但是互联网上90%以上的网站是用英语写成的。看过一个在香港上学的学生的文章,他的一个教师只知道中国踢球的有一个QU BO(曲波),但是想想我们中国人,连贝克汉姆老婆什么时候生的孩子,孩子叫什么名字都一清二楚。这就是信息的不对等,我们老埋怨外国人误解中国,但是不想想,中国有没有自己主动去让别人了解自己呢?在C++JAVA的语言规则、类库的标准化等一些组织里面,就没有中国人参与,他们的负责人说我们很期待中国的优秀程序员为程序语言的完善出一份力量,但是现在没有一个中国人提交过建议。诺贝尔文学奖,很有名气吧,中国老说这个被提名那个获奖,对中国不公平等等等等。但是要知道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权全世界的大学文学教授都拥有,比方说南京大学的中文系,只要你有教授头衔,你就可以提名,当然,采用不采用是另外一回事了。可是,你想想,有没有听说过哪个中国的教授去提名咱们自己的文学家?

中国要国际化,要“和平崛起”,光说说是不顶用的。要做一个大国,就要有大国的姿态,大国的心态,大国的责任感,更要有大国的影响力,无论是文化还是经济、政治。很遗憾的是国人并没有积极参与到其中去,更有甚者是还有阻挠的力量,唉,如果这些人少点,中国会强大得更快,我们需要有良知的知识分子,更需要睿智的和有判断力的官员

呵呵,说多了。

从上面也可以看出,Web 2.0带给我们的还有说话的自由,我不知道BBS属于不属于Web 2.0,但是BLOG应该是的。我们不再是被动的接受服务商给我们的信息,而是可以自由发表,虽然还有这样那样的限制;我们掌握了一些的主动权,虽然说这种主动权并不完整。

它带给我们的还有阅读习惯的改变,就像我,现在已经基本不上门户网站了,看新闻的话我可以用RSS订阅新闻频道,但是我现在已经不去看那些新闻了,在我的“看天下”阅读器里订阅了几个记者的BLOG,通过这些BLOG我能更准确的了解事实。还有朋友们的BLOG,其实生活中有好多话好多心情说不出来的,在BLOG里都可以畅所欲言,而且还能让别人更好的了解自己。还有一些技术人士的BLOG,从中能学到很多东西。上的最多的网页怕是搜索引擎了,GOOGLE或者BAIDU,寻找自己感兴趣的东西。

Web 2.0在改变着这个时代,没有必要去追究它到底用了什么,只要能给用户带来更好的体验,它都是值得推广和迷信的。

PS:如果想用WIKI搜索的话,可以到这个网站:http://encyclopedia.thefreedictionary.com,它本身是一个词典查询的网站,但是查词的时候一般会给出一个WIKI的解释链接,点的话就会出来WIKI知识库的东东。不知道这个网站会不会被封,反正现在凑和还能用。但是还想写WIKI的话,不知道有什么办法了。国内好象有一个什么BBS也搞了一个WIKI,是一个南大出来的学生开的网站,据说和百合现在可以互传信件,呵呵,实在记不得叫什么名字了。

这篇文章开头好久了,今天趁中午的工夫写完了算。

霸王别姬

嘿嘿发现用电影名做日志名倒还挺不错。

最近看的电影不少,昨天晚上是在旁听的课上看的《霸王别姬》,今天中午看了《七武士》后半段(碟子不好,前半段那张老卡),晚上回来又看《Leaving Las Vegas》到现在。发现,看别人的故事,感觉很好。

《霸王别姬》是部好片子,以前也听别人说过,还一直以为是港台片。因为从小就对那些字幕一行中文一行英文的电影打打杀杀的镜头感到恶心,所以很讨厌看港台的电影。上大学以后这种感觉大有改观,但是也不是特别喜欢那种。后来才知道是陈凯歌拍的,至于算不算是港台电影,搞不懂。这年头,多元的东西太多。说不出来喜欢这部电影什么,但是就是很舒服,喜欢这种娓娓道来的电影风格,和人生一样,就像一条河,流啊流啊,打着卷儿,裹着旋儿,淌到最后那一刻。

说到《七武士》,就so so了。没有那个知识和社会背景去理解另一个国家另一个文化的东西,太难了。据说是黑泽明最伟大的一部电影,我只能说抱歉了大师,我只是不讨厌它。《Leaving Las Vegas》,练美国口语还行,有许多小细节弄不懂,想也是文化上的问题。就像《苏州河》,自己人拍的电影还有看不懂的呢,何必要求别的呢?

今天哈哈请吃饭,为了千纸鹤的事,玩了会儿杀人游戏,挺开心的。唉,其实蛮优秀的一小孩,为什么女孩子看不上呢?也许是年龄大了些的缘故,感觉爱情,就那么回事。Every dog has his own way. 用适于普遍的眼光去打量,是毫无意义的。

最近心也很累,其实朋友们也都一样,好象没有什么时候不处于焦虑期。自己的事情还处理不好,也懒得去操心别的,not my business. 别人也许也不需要关心。

感到现在的日子是,每天都像休息日,每天又像工作日。托福作题感觉还可以,不过错的也不少,语法一般在三四个,阅读好了能错三个,差了也有八九个,听力没怎么做呢,不过还是觉得语速比四六级快,是很有些难度的如果想做好。

准备出国到底对不对呢?又不是像那些牛人,出去就是想搞研究。如果真出去了,五年数学读下来有什么意思?我的兴趣又不在这个上面。我们新的运筹学老师邓卫兵讲了一个他学生的故事,出国了,在美国只读了一年,回来倒腾服装搞进出口贸易,在美国那一年就是在超市商场转悠拉关系。他说一般不是真正喜欢数学的出去没有不转行的,当然,呵呵,这个家伙属于角度比较大的那种。

上一届的学生会主席李获鼎已经签到IBM了,据说月薪上万。甚是羡慕啊,也是属于比较熟的关系。当初我就问他,你准备干什么?他就说,我去工作,因为我没有那个力量读研究生,我也该为家里担一份担子了。他是属于比较穷的地方出来的孩子,广西山区,不容易,我很佩服他。也很羡慕他有那份魄力,现在更羡慕他有了这么好一个机会。中下旬的时候会请他过来给我们讲讲经验,是该给大三的孩子们提个醒了。有些人是在努力,有些人却……,勤奋只有一种方法,堕落却有无数种。

该睡觉了,感觉有点冷。呵呵,之所以经常在教室呆着的一个很大的原因也是比较暖和,不想骂南大的破条件了,腻了,不过西平教室如果坐满了人,是真的很暖和。 

人或者禽兽

昨天看到《中国大学生》杂志上的一篇文章,忘了什么题目了,是《刊中刊》载的一个教授的演讲,讲怎么做人,怎么处事的。文中说,我们应当节省资源,中国和美国有差距,中国发展不够固然是一个因素。但是我们应该这样想,如果我们天天能节省一点,那么这些财富最终还会加到我们自己的头上。我们经常浪费资源,不仅仅是自然资源,还有人力。比如说想到一件事情,总不由自主的老去想它,翻来覆去的想,但是什么都不去做,到最后还是一事无成。我觉得我就有这方面的缺点,想法太多,但是老是否定自己,一会肯定一会否定,徘徊于其间,最后还是后悔浪费时间。以后要多想想开复先生的话:“有勇气改变可以改变的事情,有胸怀接受不可改变的事情,有智慧来分辨两者的不同。”

文中还讲到对父母,他问学生,你们回家有没有帮爸爸妈妈做事的,估计好多没有,我也极少帮忙家务。他讲,父母含辛茹苦把孩子抚养大,下班回到家了,已经够累的了。还要给孩子做饭洗衣服,结果饭做好了,端到正在看电视的你面前,你却还要说一句,怎么老吃这个呀,难吃死了不知道换个花样啊?你说父母会怎么想。唉,看得我真是很惭愧。

教授建议说,你们回家,看电视看累了的时候,也拖拖地板,做顿饭,然后等爸妈下班回来把饭端上,再说一句:“辛苦您了!”学生们就都笑,说天天见面,怎么好意思说得出口呢。

那个教授说了句最震撼的话:“你妈把饭端到你面前,’难吃死了不知道换个花样啊?’这么禽兽的话都好意思说得出来,一句人话都不好意思说了?”真是啊!父母为我们付出的太多了。仔细想想,我尽的孝道太少了,虽然已经这么大了,却很无视于他们为我做的付出,太不懂事了。无论如何这个寒假回去得帮妈妈干活,不让她那么劳累了。想想我放假在家的时候老想到哪里去玩,怎么才能开心,从来没想过自己给妈妈添了多少麻烦,惭愧啊!

要做人,说人话,不要做禽兽。 

神话

昨天抽空把《神话》看完了。尽管好多人褒贬不一,而且贬斥的多些。看的时候也确实,对白有点搞笑,有些纯粹是为了赚女孩子的感情。但是窃以为还是比较好看的电影。起码我承认,看神话的时候我很投入。我想我喜欢的应该是一种脱离尘嚣的感觉吧!

世态炎凉,人心冷暖,总是要一点一点体会到,不想再说自己的事情了,免得伤了某些人。其实我也不想在乎,但是现实摆在面前,我没有那个资本去不屑任何事情。要是能有神话里面那种做梦的机会,我想我愿意不醒来。

中午回来做完程序写下这些话,牢骚牢骚,还得去上课,赶作业。 

冻死了

今天天气真冷啊!一直两天都预报说有雨夹雪,到昨天晚上才真正开始降温,今天风呼呼的,冻死了快。

六点钟,起来,拎着同学们折的纸鹤去参加孙麟平老师的追悼会。唉,其实孙老师也不算一个太不幸的人,不过该要退休颐养天年了却没有那个福气,也很可惜的。据说他是在11月15号早上要去给我们上课的时候突发脑溢血的,结果上课的时候就没能赶来。在医院动手术因为风险比较大,伤着的地方离中枢神经太近了,然而不手术又没有办法。好象手术还是不成功,在医院住了半个月,也没有醒来,就这么去了。遗体告别的时候,看到孙老师的脸,浮肿得都不敢认了。

这许多年来,也看过了好多生离死别,其实对这些东西的感触不是那么大了。我发现我已经变成了一个狠心的人。

一上午就这样过去了,回来的时候去家乐福买了点东西,到学校已经一点了,食堂也没东西吃,就歇下来睡觉。周五下午和同学一块去溜旱冰,周六招待华东师范大学的同学,吃了顿饭,逛了逛校园。

说到华师大数学系的那帮人,有好多和我们不一样的地方。首先,男女比例不一样,他们数学系男女比例居然能达到1:1,而且基地班女生还多些。这次来的是基地班,女生来了20个,男生13个,让接待的那帮小子也都挺惊讶的。嘿嘿,也有一帮没去的小子挺后悔的。其次,很嚣张,主要是男生。讨厌得不行,最甚的是那个班长,刚见面的时候我和他握手,他好象很不屑的样子和我碰了一下,我当时就想骂他,妈的你算什么啊!后来我们几个学生带他们去吃饭,回来一直给我抱怨,讲那小子说南大只有一个程崇庆,然后就没什么厉害的人了。说什么他们基地班多厉害多厉害,废话,你们是全系挑出来的学生,还实行淘汰制,得些奖学金有什么稀罕的啊?我们带他们逛校园的时候,我们的人一介绍这里是什么什么,他就会说他们那有什么什么。哦,My God!怎么有这样的人呢?自信心超级爆棚。虽然说一般情况下如果一个人比另外一个人有劣势,他就会比较强调自己的长处来避免被别人看不起,但是如果表现到这样的话也是太搞笑了吧!我们南大的学生是很谦虚低调的了,不会向别人炫耀什么。比如说我和东大的学生在一块,从来只是夸他们,你们工科如何如何的好,我们这个差那个差啦等等,本来你学校就比别人好,还吹个屁呀!而且学校牌子和自己能力也没关系,谦虚点又没坏处。在外面,谁知道你周围有谁呢,说不定你在吹的时候旁边就坐着个北大清华的在心里暗暗鄙视你呢!这小子倒好,自己没什么本事,吹的倒是还可以,而且把他们别的年级得的荣誉全挂到他们头上,一股娘娘腔,恶心得不行。你们华师大在全国排第几,你们数学在全国排第几,在华师地位如何?真是奇怪了,到南大来吹牛?相对来说女生好多了,和她们聊天的时候,她们就很清楚自己,不会有那么激烈的表现,一个学生应该为自己的学校骄傲,但是没有必要非得和别人比较谁好谁坏。我会说,我们学校不如北大清华,但是我仍然为我的学校骄傲,为她给我的知识给我的环境给我的一切,虽然有些并不令人满意。她们有个女生就说,你老是在批判南大这个不好那个不好,到最后还要总结一句,其实南大还是挺不错的。是啊,这就是我对南大的态度,我批判她的缺点是希望南大能变得更好。

诶嘿有些激动了,但我确实看不惯这样的人。

外面好冷啊,风从门缝里面吹进来都让人觉得冷,真不想去自习,不过这两天忙着一些学习外的事,偏微分方程已经拉下好多课了,必须得去看了。 

玩物丧志

心情很懊丧。

今天看了一天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电子书,非官方翻译版本的。本来心情还好,因为一天的阳光非常的明媚,上午在暖洋洋的阳台上看了会儿书,很舒服很舒服的感觉。

但是晚上两个去领托福分的朋友回来了,一个考了630多,另一个也是600多。心情就有些不是滋味了。提醒了我好几天没有做托福题了,想想自己能考那么多么,很是怀疑。再加上自己的那么不在状态,唉!

不能说我一直在浪费时间,事实上也不是什么都没做的在那虚度时光。但我所做的总是让我觉得在浪费时间,我一直陶醉在简陋浅薄的创造欲望之中,事实上自己什么都不懂,做的对自己将来有没有意义我根本不知道,但是至少我知道对我的现在状况来说,意义不大。

可能是我太在意一些不是很重要的东西了,而且最近的心情太起伏不定,就很容易失去志气,而且老是庸懒那种情况。这样就寻求一些把自己注意力转移的方向。我越来越发现自己的缺点太多了,太容易的忽然起一些念头并且总是放不下,想马上付诸实施,做事情缺乏毅力,兴趣太广泛以至于老是分散自己的注意力。

其实到现在为止我也不知道自己到底在哪个地方有天分。数学,我早就放弃了在她的领域作出一些成就的想法了;艺术之类的就不说了,从小就没有什么前途;英语就不说了,学好可以,但根本没有太大的兴趣去做一个文科学生应该做的事情;现在有点大兴趣的只有计算机方面,看起来似乎懂的不少,自己知道自己是什么层次的家伙,只是陶醉于某些似乎是创造的活动之中,但不过是一些游戏而已。计算机应用是很有用,可我觉得真正的创造力应该在更底层的东西。发展到现在,它也不是当初那个小孩子了,已经成熟到很难有一个人能说他懂得所有或者基本所有的内容。我希望自己以后做的事情能有更大的开创性。

这就是对未来的迷茫,像看着眼前的岔路不知道走哪一条。不过现在已经知道迷茫是没有用的,我需要自己来努力,去选择一条,然后走下去,还好岔路口还有一段距离,我可以在这段距离中完善自己看看自己有什么条件能走哪一条路。不过选择也只能是越来越近了。

坐到电脑前码字也是一种幸福的生活,如果我有那个能力的话,我倒也愿意做一个什么狗屁作家。可是想到做一个作家可能遭到的攻击,真不如一个研究纯粹科学的人,虽然不是没可能被千夫所指,就像杨振宁。独立如斯的阮玲玉的遗书也说:“人言可畏,人言可畏!”

有时候我就想,难道我真的不能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吗?随着自己的意愿去支配自己的一切,不是说这不可能,但我想到如果这样下去,我可能有很大的成功,也可能有很大的失败。屈服于社会的集体意志,去做一个大学生该做的事情还是占了上风,我不可能不在乎别人对我的看法,我只有几个选择,留学,考研,找工作,每个都不容易,每个都有自己想要的和不想要的东西。我也只是个凡人,没有太多的天分,虽然是这样,我也该做些更自我些的事情了。

发现自己还是习惯于用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也许与从小的启蒙读物都是艰难晦涩的名著有关,不过并不代表自己的表达能力有多强。看着同学们陶醉于这个那个漫画中,总是觉得很惊讶,就那么几个字,一本书十几分钟就翻完了,有什么意思啊?他们告诉我,漫画是要看图的,我才惭愧的发现,我一直理解的书只包括文字部分,可仍然对画书很排斥。

我还觉得最近的脾气变得不怎么好,老生气,对某些打扰我的人很不耐烦,不是件好事,该改改。

沉浸在对玩物丧志这几个字的触目惊心之中,应该做些什么了。

历史又一次重演

真是郁闷,五人制又输掉了,历史再一次重演。

大二的时候参加五人制,只不过我当时有腿伤没有上。也是我们阿里巴巴,和大外黄金一代踢,裁判巨黑哨,给吹平了。结果点球大战,输掉了。

今年又参加,本来说是跟政治系踢,觉得挺没意思的,肯定没悬念。谁知道足协那帮垃圾搞一个联赛时候用的球门,五人制还有守门员,My God!那球门可是八个人踢的时候才用的啊!挺蔑视的政治系也有两个外系的,到最后才发现,全是新疆人,那叫一个壮啊。

结果又是二比二平,点球又输掉了。心情那个郁闷那,就别提了。最烦的是我的一个进球被吹掉了,从边界发球的时候稍微放到线内了一点,结果被判发球违例。那算什么犯规啊我就奇怪了,我踢进了才听见裁判说违例,虽然说不是很合乎规范,但是发球的时候放地上差个二三十厘米算什么啊。

不过也没的说,我们老久没有经常的踢球了,他们身体都很强,根本不带累的。我们就老换人,体力跟不上。其实他们踢的也一般,只要防住一个前锋,基本就没机会了。可是我们也不好,那么多脚门柱和失误。博导给我的一个非常漂亮的传球也没有打上。还好把学斯传的那次毫无难度的地滚给打进了,扳平了比分,不然直接输掉才会更郁闷,我也会成最大的罪人。

博导进的第一个球太漂亮的,任意球先打到人墙身上,弹回来直接一脚,打门柱内侧,弹了进去,利索得不行。菜博估计是最难过的一个,两次必进的球, 一次门梁,一次门柱。

唉,点球就不说了,太难过了,我没有踢,心理素质不行。

两次五人制,两次止步于第一场比赛,两次二比二,两次点球输掉,历史真是惊人的相似。唉,估计这也是最后一次在南大踢正式的比赛了。

今天踢完比赛,就没什么事做了。这几天过的实在不怎么的,四天没有好好看书,别的事情该告一个段落了,又要开始痛苦的自习生涯了。告别电脑吧!

重写主页

今天晚上数值实验,Givens方法化矩阵为三对角形,做完比较早。

没有自习,回来把自己的主页代码重新写了一遍。主要是因为原来的代码重用性太低,每个页面是自己独立的元素,左侧和上下方的属于基本不变的类型,应该有更优化的方法来处理。而且原来的页面固定元素如果改变的话比较困难,容易出现各种问题。

今天使用了内嵌页面的iframe标签,以前不是很了解,所以用了很长时间去找它的使用方法,总算把模板写好了,填内容相对来说就容易了。

明天用一点时间把原来的东西改一下,这样原来的好多重复的内容只有一个文件就可以解决了,更改也比较容易,上传文件的话也属于比较简单的处理了。

而且由于目的的不同,重新安排了文章位置。

以后有机会的话再加些漂亮的内容。

坚强

最近比较烦,SPACE暂关一段时间,我哭的时候不想让别人看到,等我笑的时候,再拿出来欣赏吧。不想成为一个成天怨天尤人的家伙,整理心情中,希望能很快高兴起来。

现在发现自己还是不够坚强,总要是无病呻吟似的在乎一些微小的事情。其实心胸可以更宽广些的。每每于自己总是教导,要学会爱,要善待周围的人,要做好每件事……,唉,可自己还是缺点多多。又无法像天才们一样有着耀眼的光环掩盖住自己的疤痕。

虽然以后还要很郁闷,但不要在BLOG里老写郁闷了,不然我会忘掉我的快乐生活。在Everyday life里我还是很快乐的,在朋友里我还算是一个乐天派啊!

就像我个人介绍里写的:“其实一切都无所谓的”。我实在不想把它当作我的座右铭的一种,这样人们会把我看成一个不认真的人,一个游戏人生的家伙,但如果真能那样的话倒是很好的事情,至少不会那么经常性的郁闷。

最近发现,也不是最近啦,很久以前就发现自己驾驭文字的能力在下降。比如说开心的时候我能想起来的词最大可能性是“爽”,这个词实在是被我给用滥了,舒服是爽,开心是爽,顺畅是爽,不一而足。难道我真贫乏到用几个词就能形容自己的感觉的地步了吗?

看《傅雷家书》对我的启发很大,傅雷可以算是一个大家了,在中国,虽然自己并没有写过太多东西,但是翻译的文章着实精妙绝伦。颇为喜欢的两本书,《悲惨世界》和《约翰·克里斯朵夫》都看的是他翻译的,不曾看过原著。但是能翻成这个样子实在是不易呀!傅雷家书里的文字每每让我自叹弗如。腹有诗书气自华,虽然我也看过好多书,可和这些大师们相比,只能算是浮光掠影,不曾有得扎实的功底去静心钻研,也就无怪于自己的贫乏无知与浅薄了。

最近却就连这样的浏览也极少了,总是忙于一些世俗的事情。我无法说自己没有时间看书,实在是惭愧,我浪费的时间也是很多的。一个星期肯定有个两三次玩游戏,有个三四次上网,有个一两次烦闷发呆。给自己的理由是小玩怡情,没有想过把这些时间放到读书上面。这也跟我的习惯有关,一旦看到一本好书,就很难放下,喜欢一口气读完,这就需要很多时间,平常是很难有这么大块一时间的。

有空的话,最近会把《悲惨世界》重新读一遍的。《悲惨世界》是一本好书,它告诉了我们在痛恨这个社会的时候还要去爱它,在绝望中不要放弃希望,要知道人性中的软弱,要有一个理想的信念支持着自己前进,要抗争,要宽容,要知道人类很精彩,学会正视自己的缺憾、邪恶的一面,努力把自己的善和爱付出,虽然会有不公平的待遇,却有内心的平静。

写到这里,我觉得实在是没有必要关SPACE了。这是一个真实的我,经常有矛盾,有抱怨,有不得志,但还是在爱着我的生活,努力地去做着自己应该做的事情。

人类很精彩!不是么?

决定把MSN的个性化信息改为:人类很精彩!

又开始认真了

总算把自己的作息调到了考试前那些天了,如果再堕落下去就没的希望了。托福还是要考的,数学还是要学的。唉,才发现,数学远比英语难那。

前天上自习的时候,大教室人太少了,冻出来感冒了。到现在,感觉稍微好点。唉,我最讨厌感冒了。每次一感冒,鼻子就好难受,因为本来就有慢性鼻炎,太痛恨这个病了。

上了会儿网,聊了会儿天,中午再打个电话,今天工作的全部。:-)

orz

在韩寒的BLOG上看到这个词,解释如下:

orz就是一个人跪倒在地。o是头。后面是手撑在地上膝盖跪在地上。
像吗?好像的呀。
表示各种意思。崇拜啊。无力啊。晕倒啊。受不了啊。等等。是个非常非常有用的词语呀。

没办法,只能说这小子有想象力(唉,我好想说,靠,这小子真他妈的有想象力呀!)。平常脏话说的够多的了,写字的时候就省省吧!不然就会被看成一个素质狂差的人的,上次已经被一个学妹批了,只不过说了句:你他娘的!(不要误会不是对着她说的!-____-b****)

看看别人才知道自己已经老了,人家内活的叫滋润那!哪儿像我一天到晚想着渺茫无所知的未来可能性发愁,看着如外星文字一般的数学定理苦恼哦!

还有一个词至今不知道什么意思?KUSO。我觉得自己也不是什么脱离时代的人那,为什么同为一个种族更进一步是同一个性别基本同一个年龄的败类写的字我居然不懂什么意思呢?

牛人就是牛人。

平时觉得自己还比较牛B的其实也就一傻B,算老几呀?一没权二没钱三没名。靠,谁稀罕你!~~~

这辈子最讨厌被人说的话被人说了,做人也就郁闷的不行。

是啊,何必自讨没趣,我就那么贱吗?我又不欠谁的,贴着张热脸到冷屁股上啊!人还不一脚把你踹开,乞丐一样。靠,乞丐还有人可怜呢,还有收容所~~~~

今儿11月的托福考完了,这眼看着1月份的就来了,唉~~,这不知道考完是痛苦还是爽呢。

感冒两天了,又有点发烧,真想回家。要是我家在南京多好啊~___~(无限憧憬)!

其实记者这个职位也挺不错的,至少能天南海北的跑。(嘿嘿,话题转换的有点快!)不过超级鄙视南大新闻系!(不是新闻系的学生哈,别误会!)

有艺术天分的也好,可以没事干弹弹琴,唱唱歌,画画画,还有人给钱。为什么画还可以当名词还可以当动词,歌就不行呢。歌歌歌,呵呵,怎么听怎么像老母鸡下蛋。

S~_~h i~_~t,不写了,老子上床看书!书要敢不理我,嘿,小样儿,不把你给烧了!!!~@^@~

状态

考试完两天了,还是难以进入状态。昨天晚上睡的并不晚,今天早上打算七点起,还是没爬起来。最后折腾到十点才勉强醒来。上午也没出去,洗洗因为考试积累下来的衣服,累死了快。然后就有人提议打CS,结果——一下午就这样过去了。到五点才吃了今天的唯一一顿饭。

自制力还是不行啊!晚上也想自习,唉,睡了一觉,头痛欲裂,和平常心情不好的时候感觉一样。就回来了。写两个字发泄一下,然后上床看书。真想能在网上碰见个好友聊聊天。

我发现我还是,在遇到挫折的时候就非常非常之沮丧,很想有朋友和家人的关心,因而也特别想念。人大概都如此吧。

有几个人去南京奥体中心看中国队和塞黑的比赛去了,不知道谁能赢。

BLOG时代

晚上看了会儿《南方周末》,里面说到了新浪请名人写BLOG,有几个比较喜欢的人,所以今天特地上新浪看了一下.赫,还真不少人.看了几个人的,就不想下了,结果就折腾到现在.

几个人里面比较喜欢的还是闾丘露薇,吴小莉,韩寒,徐静蕾,高晓松的,然后就把他们都加到我的看天下里面了.现在上网的话也不呆时间长了,就用看天下刷新一下自己保存的频道,主要还是SPACES的,偶尔有些别的东西,除了BLOG,别的RSS没有主要内容,全是一个标题,没意思.

这个时代真是进入了一个BLOG时代了,草根文化也开始影响整个社会,虽然新浪的这一举动有悖于BLOG的实质,不过能看到那么多名人平常的话也倒是挺好的.

不过我还想看到燕姿的和JAY的,可是估计SINA难有那么大面子.新闻说燕姿和她男朋友分手了,唉,也真是,不是圈内的人嘛!不过就算是圈内的又能怎么样,能维持住的又有几个呢?白居易那么久以前就有一句话,老大嫁做商人妇.演艺圈不还是这个样子吗?一种人有一种人的生活方式.

新浪的BLOG系统真的是很垃圾,速度超级慢,从来没见过那么慢的BLOG.唉,这样怎么能有那么大的人流量呢?完全依赖了新浪是一个门户网站的号召力.新浪如果想赢得更多的BLOGGER,肯定要优化系统,用户至上才是最重要的,用户体验如果不行,那它总是做不起来的.就像GOOGLE,我觉得GMAIL是我用的最好的信箱,服务最好,所以我就愿意用,而它的其他的软件什么的跟别人的比并不怎么出色,所以我不用.

认识的好多人都有自己的BLOG了,人都需要一个发泄的空间.没人倾听就顾影自怜.呵呵.

而且在南方周末上还看到一个词,知识共享,我觉得倒是可以解释一下我的BLOG和个人主页的部分宗旨了.这个世界啊,新词语诞生也是很快的.得需要很大努力去适应啊。

就写到这吧,明天还要上课,还要早起,不能再叫嚣着努力却在堕落了。生活总是需要不断前进的。

该生日了

不知不觉间立冬已经过了。走在校园里一派萧瑟的感觉,这几天连着下了几场雨,空气湿漉漉的,让人顿生悲秋之感。

浦园的四季还算漂亮,在秋天也是如此,今天从机房交完作业出来的路上,看到象塔一样银杏树叶子一片金黄,够得上火树银花了。可惜没有相机,真应该照下来的。杨树的叶子已经落得差不多了,梧桐还有些黄黄的意思。也过不了几天,可能就只看得见草地和松树是绿的了(南大的草坪下面是有加热管道的,草的待遇都比人高)。

去年,不记得什么时候了,去鼓楼时候正好碰上打银杏果,下面好大一块塑料布接着,那面的树可是比这大多了。

考完试了,忽然有一种重任离去的感觉,不自觉的就觉得没有目标了,有种茫然的态度。实际静下心来想一想有好多事情要做的,不说别的,光学习已经够让人心烦的了。

昨天(准确的说应该是前天,已经凌晨了),考完后就在宿舍里打了几局游戏,不过也没有光玩,还是把自己的网站更新了一些东西。今天起来把数值计算的实验程序调了一下,是求特征值的。因为最后结果跟初始向量的选取有关,可是怎么选还是只能出来四个,最小的那个是千呼万唤也不出来,没办法只好就这样交了,本来老师也只让求两个就行。我觉得这应该也是一个课题吧,初始向量怎么选取能取到所有的特征值,有空的时候好好想一想。下午本学期第二次去上那个欧洲电影专题的选修课,看的是“最后的地铁”,一部法国电影,讲的是二战时候一个法国剧院在纳粹统治下的抗争,一个女人和两个男人的故事,没看明白,好多隐喻由于没有背景知识不能很了解。晚上自习到十点半,没看多少书。

过两天就是自己生日了,十八岁生日没有好好过,就那样过去了。今年农历和阳历生日凑巧是一天,打算和宿舍的人出去撮一顿,也好久没有出去吃饭了。

现在很少静下心来想东西了,出去自习发呆吧也是常有的事情,不过总是逼着自己回过神。回到寝室又乱糟糟的,我们屋属于那种人流量特大那种,唉,热闹是热闹,有时候也烦的要命。你写个或者做个什么东西一会儿就有一人探头过来:“干吗呢?”不安生。我也就半夜或者没人的白天写写了。还记得大一的时候经常早上不起在床上想人生的意义,追求了什么的东西。这会儿变得很世俗,想也没用,该咋地还是咋地。本来未来就有很多不确定性,有时候是会有点茫然。

买的一本《英语学习》的合订本上有篇文章挺好的,讲的是一个人应该怎样学会放下那些对自己不重要的东西,每个人都应该有个计划,计划要做的和不要做的事情。在十九岁生日到来之际,我觉得我有没有必要也列一个计划呢,最近是有点想法。

这个学期我应该做的四件事情:

第一位,数学,学好专业课,数值,偏微,运筹争取都考一个漂亮的成绩。

第二位,英语,准备托福考试,1月14号考试,期末刚考完以后考托福,肯定不能临考前再准备。还要捎带着背点GRE的单词。

第三位,计算机,虽然说在这个方面涉猎还算比较广泛,但是没有哪个方向属于高手那个级别的,还是要努力。剩下的这两个月要看掉几本书:《Visual C++ 6.0桌面应用程序开发》,《C++ Code Standard》,《Effective C++》。大致了解了几种编程语言后才觉得还是深入学C++的好,毕竟有基础。JAVA的东西代码效率不是很高,而且涉及到窗口的东西学起来也挺费劲的,C又有点落后了,而且有时候用起来并不舒服,窃以为看得懂就行了,没必要在上面下大工夫,况且本来就和C++是一家。

第四位,金融学,副修专业,前几次还去上上课,后来发现课程很简单,老师却很烂。就没心思学了。仔细审视以后,觉得这个东西对我来说意义并非太大,就把它放在最后一位,希望每星期能分个五六小时看看就行了。

要放弃的几件事情:

第一,放弃再看别的计算机,借了好多书实际到最后真看完的不多,把其它的都放掉,LINUX也不学了,先对WINDOWS有个比较好的了解再去涉及吧。计划中是下学期的事情。网站设计和管理更深层次的东西不看了,没什么太大意思,不难,而且主要不在语言上,好多是设计和想法,比如说看过一篇文章说用PS突出主体,先建一层半透明蒙版,再在蒙版图层用橡皮擦擦掉主体上面的遮盖。唉,我也知道蒙版,但是从来没想过这样用,这就是差距。我想在图形图象设计方面大概是没天赋的了,放弃吧。先满足于自己了解的一点东西,要用到的话以后再学,不能现在浪费时间。

第二,放弃去学统计、应数的专业课的想法,没有时间,没有兴趣,没有利益。

第三,放弃再参加或组织什么活动的想法,虽然级长还在当,不打算为自己揽事了,能推的就推。不过该做的还是要做,不能让别人骂我。

寒假里面要做的就是准备GRE了,捎带看点别的书。

下学期还是一样,数学,英语怎么都不能丢。计算机方面如果还顺利的话就学学LINUX和服务器的管理。重点放在对网络知识的方面。选修课正好还有一门汇编语言。金融学能读还是要读下去,只希望尽量能过,不要浪费钱,不过也就算了。具体想法到时候再想吧。还希望能在暑假找份工作。在家呆太没意思了。

看着我十九岁的年华被几个关键词给定义,是觉得有点残忍。爱情没有放在其中,谁知道会怎样呢?爱情是没办法计划的,有时候为了它可能你什么都愿意放弃。可我估计我没有这个可能,这就是现实主义者的悲哀,我不是理想主义者,没有这个胆气。我做一件事情总是谋定而后动,前前后后都想清楚了,才决定去不去做,而不是凭自己的感觉肆意行事。这个估计没多少女生会喜欢,可是谁又知道我的真诚和执着呢?

世间唯一可以确定的事情是一切都可能改变。我希望给自己一个目标,让自己能沉心于既定的轨迹不被别的东西所左右,希望我能实现。

半夜写下了那么多话,已经快三点了,也差不多了,熬夜不是件好事情,可我晚上总是很清醒。该睡了,明天早上能睡个懒觉。

PS:这两天还要趁没有很好的心情学习把自己主页调一下,多充实点东西,还想把自己一直想写的一些基础方面的教程写一下,有些东西学的时候是很有感触的,不书不快,也希望有人能因此少走点弯路。把BLOG上的文章整理一下,前些天把一些技术文章的列表全给删了,打算放到一个日志里面,别凸显在列表里丢人现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