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美术馆一游

黑乎乎地阴沉了一天,空气湿闷湿闷,到晚上总算开始下雨了。幸亏上次下雨带来的雨伞还扔在办公桌下, 北京 的雨是够少的,雨伞几个月才能用一次。

昨天难得去逛了逛国家美术馆,和小力姐还有她表姐。看了一个西班牙普拉多国家博物馆藏品展《从提香到戈雅》,基本上全是油画,基本上看不懂。像我这种连素描都觉得深奥无比的人,怎么可能有什么艺术欣赏能力呢?不过还是耐心地把每幅画都看了一遍,艺术欣赏能力嘛,要慢慢培养的。又想起来中国大学教育和美国的差距,公司里 Berkely 的实习生小 Kevin 下学期四门课有两门是非 engineering 的课,好像是一门美国文化,一门东南亚文化史。他说他要在暑假里看完八本书,这样去上这些文化类的课程时候,就不用再读了,只想怎么写文章好了。在我们大学里的这类课程,是向来受到鄙视而且不放在必修课程里面的。也不是说哪个好或者哪个不好,不过看问题的角度和需求确实很不一样。

mp3 被我摔坏了,虽然外面看一点儿毛病都没有,拿去修人家说坏得太厉害,只好返厂了。看来魅族的随身听质量也没那么好,三十厘米的高度都能摔报废。搞的我很郁闷,也不能拷电影回去看了。上次买了张中关村美嘉的电影兑换券,本来说去看变形金刚呢,唉,一直懒得动,现在看见就烦,扔不是不扔也不是。心血来潮果然不好,还是逮个空去看看吧。

很久不写记叙性的文字了,都觉得有点儿生疏了。大概是因为生活比较平淡,尤其是在感情方面,现在的女朋友对我很好,再没有以前的那种期望总变失望的苦闷。比以前更能随心地做事,不觉得有什么得失之类的强迫性的精神紧张了。

这一段时间来来往往的人还真不少,Baosheng 来大唐电信做技术支持两趟,小力姐来动物所提前报到了,表姐来武警总医院实习,表哥在丰台那面工作,周四哲子也会过来一趟。哈哈看来这京城和旧都还是不一样,真热闹。

学术点名-来自蔡白银

Cai Baiyin 兄这个是我觉得印象最深刻的点名方式,回答一下吧。

规则:被点名者可以挑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回答,如果你觉得问题设置的好,可以继续问别人。希望被提问者可以自己在后面继续加上你想要问的话题?可以相互提问。

1,你的专业是什么,她是你最喜欢的么?如果不是,那么你最喜欢的专业是什么?

我原来的专业是信息与计算科学(计算数学),现在的专业是信息安全。对于信息安全,我是比信息与计算科学喜欢一点儿,但是不是最喜欢的,我真的没谱。学理工的总想装作有文学修养,我也觉得古典文学对我可能更有吸引力一些 :-)。

2,在你最喜欢的专业里请你列举出至少五位大牛,其中一位是这个专业奠基者,另外一位是你最最崇拜的。

看来我还是说我最喜欢的专业是 CS 吧,因为我根本不知道什么信息安全方向大牛都有谁,计算机科学涵盖的广点儿,能说的人也多点儿。

John Von Nouma:我想应该算是计算机科学的奠基人之一吧,Turing Alan Mathison 也应该算吧。
Richard Matthew Stallman:Free Software 运动的发起者,我对他保持敬意。
Linus Benedict Torvalds:Linux 内核作者,我不知道他算不算牛,但是我很感谢他的贡献。
Claude Elwood Shannon:信息论的创始人,重要性自然不用说了。
Donald Ervin Knuth:TAOCP 的作者,Tex 软件的作者,我最最崇拜的一个人。

3,你觉得在这个专业里你能做出让自己满意的贡献么?说说你如此回答的理由?

我是个半路出家的和尚,虽然我有信心做出一些贡献。到现在为止,我还没找到什么让我满意的贡献方向 :-)。确切的来说,我还没有开始我真正的 CS 专业学习。

4,你满意的贡献能够具体描述给我看看么?

如果让我臆想的话,满意的贡献当然是指可以得 Turing Award 的了,可惜,我连臆想这个可能的方向都无从下手。

5,就你的这个专业,全球那一所学校是最强的?

MIT? Standford? Berkerly? Carnegie Mellon? 我确实不知道哪个是最强的,但能去其中任意一个我都能高兴地发疯!

6,你认为从事此学科的研究需要哪些方面的能力?你自己具备几条?

哈哈,看了 phoenixinter 的回答,我觉得自己什么能力都不具备。
还是装逼一点儿吧,我觉得做这方面研究,要有:
数学能力(有一点儿,要说没有老师会骂我的)
兴趣(还行)
独立自考能力(在学术方面有点差)
自学能力(还行)
狗屎运(到现在为止,觉得还可以)
细心与耐心(很差)

7,希望自己的老婆或者丈夫也是从事这方面研究的么?

千万不要,不然谁做饭?

8,人类历史长河中哪位智者是你最最高山仰止的?

智者太多了......
亚里士多德,哈哈,因为我老听说他,却不知道他的思想内容是什么,真的是“高山仰止”,哈哈!

9,你的人生哲学

Life is hard, get used to it.

10.每天你花多长时间在你的学科上,分别是做什么用的?我最最感兴趣的是你花在读论文上的时间

这个统计起来比较困难,得分阶段吧。我喜欢的时候是一整天,不喜欢的时候不会碰,平均下来,也就那么三四个小时吧~~~

读论文啊,读得很少很少很少,如果平均到四年,大概每天只有几分钟。

其实总的来说,虽然看起来我在计算机科学的应用方面还可以,但是真正对理论科学的研究是相当少的,这也是我为什么研究生阶段要转到一个计算机方向的原因(虽然也有很大一方面是因为世俗的欲望)。

接着点下去:
Forrest Sheng Bao, Eric You Xu

如果你们看到了,就接着来,没看到或者没时间就算了。

[zz] 世界上最短的距离

从 baosheng 的博客上看到一篇颇具灵性的文章《世上最短的距离... 》,特转载之.

Original post: [href: http://bbs.nju.edu.cn/vd45799/blogcon?userid=baosheng&file=1184249302 ]

Baosheng 者,鲍盛也,更多请看其个人主页:[href: http://forrest.bao.googlepages.com/]

PNN充分贯彻了Simple is beauty的原则:第一层求距离,第二层找最近的这也就是聚类识别的基本思路。这就带来一个问题,你如何定义距离? dot product? Euclidean distance?

所以,这世界上最短的距离不是我站在你面前而你不知道我爱你,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如何定义距离。

近期准备写一篇文章,Why PNN is awesome? (为什么PNN帅呆了? )偶很喜欢把awesome翻译成帅呆了而不是令人敬畏的....

PNN: Probabilistic Neural Network(概率神经网络), 一种基于Radial Basis Network(径向基网络)修改过的网络,号称有下列优点:
1. 1000 times faster than back-propagation network
2. robust to noise

附H. Zhu研究small world时作的一篇文章:
偶大一时候还不懂什么叫greedy algorithm,那时居然想做研究,寒...

更多的信息请参考:
[1] J. M. Kleinberg, Nature 406, 845 (2000).
[2] M. Granovetter, Science 301, 773 (2003).
[3] Han Zhu and Zhuangxiong Huang, cond-mat:0404377 (available at arxiv.org)

[4] 成龙,舒淇,《玻璃樽》。

女孩子为了求得冥冥中的如意郎君,会作出种种傻事,据说其中第四十八傻的一种,是把求爱信放在一个瓶子里,投入大海,盼望在这种超越人和人的穿梭中,爱情能找到归宿。

之所以说这只是第四十八傻,因为这其实还并不算特别傻(相比于其他)。爱情是一种近邻双体相互作用,所以这种漫无目的的穿梭,由于其超越了人的因素,反而可能会快很多。

那么怎样才是最有效的传递方式呢?现在大家可能都听说过小世界的概念。人类社会是一个小世界,是因为在近邻联系之外,还存在着很小一部分长程联系。因此,表面上看起来千山万水的距离,也许就隐藏着一个很巧妙的快捷路径。

但是人类社会何其复杂,我们渺小的个人,怎能通晓所有的结构。世上人来人往,单纯的女孩,又何处寻找藏匿的他?很遗憾,即便是真的有很短的路径,我们也很可能茫然不知。

泰戈尔听说这一点以后,欣然修改了他的诗句: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天涯海角,
    而是有快捷路径,我却不知道。

先来考察一下,我们是怎样传递信息的?这是一个很基本的问题,每个人都有过体会。譬如说,我们要把一个信息传递给一个不认识的住在北京的医生。我们总是先把信息传给一个北京的朋友,他考虑了一下,再把信息传递给一个在医疗系统里工作的朋友,而由于这个人仍然不认识那个医生,只能把信息传给在那个医院里工作的熟人,最后才终于交给目标。每一次的传递,都是试图交给和目标最接近的人,曲线救国永远是不被考虑的。实际上,也许就存在着短得多的路径,比如说那个目标也许就是某个人的小舅子,但是由于是曲线救国,而没有被考虑到。

千万年来,人类都是采用这样一种方式(有个名字,叫greedy algorithm)。也许你已经猜到了,这种方式,只有在某一些网络里面才是有效的。条件很简单,在这些网络中,长程的联系出现的概率一定要随距离衰减(衰减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只有这样,北京人和北京人,医生和医生之间相互认识的概率才会比一般情况大。这样才能发挥greedy algorithm的优势。在真正随机建立起来的小世界网络中,它的效率是很低的。因此,在随机的小世界网络中,虽然真正的平均距离很小,但这毫无用处,因为我们根本找不到路径。

也许人类社会就是这样一种情况,也许还不够optimal。这是一个根本问题,要搞清楚它很不容易。

说到这里,我给仍然待字闺中,准备送出玻璃樽的女孩子们一个建议。我相信你们心目中肯定都对理想郎君有了很明确的标准。比如说,如果你们想要找帅哥,你们不妨可以采用greedy algorithm,因为南大帅哥是比较多的,你们可以先把求爱信交给南大的同学,然后南大的同学一看,帅哥物理系最多阿,再把这封信交给物理系,在物理系内部,帅哥之间的联系是很密切的,大家交流一下,很容易就能推选出符合你要求的人选。

泰戈尔了解到这一点,欣然改了他的诗句: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有快捷路径你却不知道,
    而是有物理系同学,你却不懂他的好。

类成员函数作为 pthread_create 函数参数

花了三个工作日把原来写的一段通信守护进程代码从过程方法改到了 template class,对于 template 的使用和类的派生明白了不少道理。还有个很受启发的一点,就是 C++ 中如何使用类的成员函数作为创建线程的开始函数。
pthread_create 是 POSIX 标准下创建线程的函数,函数原型是:
int pthread_create(pthread_t *thread, pthread_attr_t *attr, void*(*start_routine)(void *), void *arg);

在 C 中,这个函数使用很简单,只要定义一个参数和返回值均为 void * 类型的函数,使用函数名字作为参数即可。就算不完全符合,可以使用 (void *(*)(void *)) 将其强制转换为符合类型检查规格的函数指针。但是,类的非静态成员函数隐含 this 指针作为第一个参数,所以参数完全不可能转化为 void * 类型,而 C++ 的类型检查要比 C 严格许多。由于我原来写的代码是 C 风格的,自然不会出现类型不符的问题,现在将线程开始函数封装到一个模板类中,再创建线程的时候就不能满足需要了。

在试了几种转换无效之后,从网上搜到一种方法:定义线程开始函数为类的静态成员函数(static member function),这样就不隐含 this 指针了,然后将 this 指针从 pthread_create 最后一个参数传给开始函数,在函数中将 void * 类型的 this 指针强制转换为类指针。看来静态成员函数还是有些妙用的。

===================我叫分割线===================

带着我妈和我妹在北京城里转悠了几天,累得不行。主要原因在我,没有考虑到身体因素,连着玩消耗太大,再加上自己也没车没房,倒公交车和住宾馆也要走很远,费时间又费劲。我都快受不了了,别说我妈了。以后再出去旅游,坚决不会再连着转三天以上,要么紧紧张张地玩两天,要么就花时间长点儿,走走歇歇。唉,谁让咱是穷人呢,又有钱又有闲的日子还没过上呢!

今天看了下积压很久的博客订阅,同学里开始写和继续写的人越来越多了。觉得有些文章比较阴沉低迷,因为自己从大三开始心情就老是跌宕起伏,反而在面对这许多次的分别聚首时坦然一些。要不是周熹在散伙饭时候专门招我,也不会哭得那么厉害。散了散了散了吧,没有离别,怎么会有重逢呢?

还是在 Yourui 的博客上看到小恪去新疆的消息,要是当面看到他,肯定会玩笑说发配三千里伊犁充军去了。这在边关待了两年之后,再回来学积分拓扑之类的数学还能看得下去吗?都说是命运无常,旅途坎坷却能看更美风景,只是不知道那关外还是不是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的大西北?

刚才去吃饭,走在晚间暖暖的懒洋洋的空气中,忽然有点儿秋天的感觉。想起 7 年前爸爸送我到商丘一高上学的情景,日子可真快啊!老了,老了!

晴朗的一天

一会儿晴一会儿阴,怪怪的天气持续好几天了,不像秋冬时候的北京,几乎滴水不沾。据说南京也下了好大雨,校园里的水都要沒过膝盖了。今天跟 baosheng 聊天时候还说:在南京待了四年没发过水,我一走,发了;在南大上了四年没死过人,我一走,死了。嗨,不说这个了,晦气。反正今天天气相当的好,当然,也相当的热。

前几天在“带三个表”博客上看到推荐《流血的仕途-李斯与秦帝国》,历史小说,觉得挺有意思的。周日到第三极书局,坐在台阶上看完了,真不错,语言杂古杂今,颇为诙谐。而且对那段历史有自己的解读,有很多事情觉得像是编的又像是确有其事,让人摸不准。反正自己也不是历史研究者,不必咬文嚼字,编不编就随他去吧,我只是喜欢故事。

后天我妈和我妹来北京玩,可能要请两天假了,陪我妈逛逛北京城。她在送我去南京上学的时候才第一次出过河南,而且当时家里比较困难,我也没有主见,在报到之后就让她回去了,没有在南京好好玩玩。我妈也只有寒暑假有时间,这个时候我一般又都在家,所以很可惜没机会带她再玩。现在就不一样了,我在北京已经基本稳定下来,而且自己实习也攒了点儿钱,可以告诉我妈说,你就坐车过来吧,不用带钱了,吃住玩儿子包了 :-)。我妈辛苦了一辈子,光在电视上见过首都,现在就能凭自己的能力让她在京城转转,真的很自豪,而且让老妈看看自己工作和学习的地方,对自己的担心也会少一点儿,以后能在家的时间真的很少了。

日志 20070707

今天比较闷热,刚刚外面在下雨,貌似又停了。在床上躺了将近一天,晚上跑北航吃的晚饭,因为 Weekly Report 还没有发给 PM,所以只好到公司一趟。昨天在北航食堂办了张租借卡,50 块押金,每月 5 块租金,刷卡加收 15% 餐费,真黑。不过没办法,在外面的小馆子吃饭有诸多不便,而且少有实惠又合口味的饭馆,只能忍了。从去年开始体验到在外面吃饭的诸多不爽,我就再也没抱怨过学校食堂,还是食堂比较合适各种口味的人吃饭。当然,那些从小娇生惯养的除外。现在幻想,Google 中国有自己的食堂和名厨,那他的员工真是相当的滋润,不过饭菜能打包回家吃不?

说到北航,就提一下最近挺有印象的两个特点。一,食堂的饭卡管理人员都是“一指禅”。而且还是相当慢的“一指禅”,那个打字的速度啊,输我的名字大概花费了二十秒,真不敢想象北航居然请这些人用电脑。如果说是照顾下岗职工或者是职工家属,你起码得找点能打字的吧,这样不是浪费同学的时间吗?二,搞笑的南门交通问题。北航的南门(锦秋国际对门)每天晚 7 点关门,非常不方便同学进出,但是它又有非常人性化的一面,南门的栏杆缝隙足够像我这样的体型进出。经常看见这种景象,保安关上门以后,看着一个个同学仍然义无反顾地朝关上的大门走去,然后非常精确地侧身从栏杆缝隙中穿过,简直可以算是北航一景了。我大概都穿越过二十次以上了,哪天一定要拍张照片发到相册中去。

昨天晚上和公司同事一起喝酒,一直到十一点多,回到住处已经是凌晨了,这也是导致今天没精神的重要原因。不过倒是听了不少有趣的谈话,硬件部的老板 Simon 说:“一个男人要想成熟应该学会四条:一,喝不加佐料的纯咖啡;二,喝啤酒,而且要是黑啤酒(guiness);三,吃苦瓜;四,品尝碧螺春。”然后他自己又加了一条:抽古巴雪茄,不过他说自己还没达到这一条。公司里还流传着一条 Slog: Be the best chip company in China. 据说是 Simon 酒后的豪言。还有一个 Berkeley EECS 的实习生 Kevin,今年大二,才 19 岁,不到美国允许喝酒的年龄,但是到中国就开怀畅饮啦!然后我问他在 UCB party 很多吧,有没有喝过酒?他说,我们 EECS 的学生课业很重的,party 很少的,他大学两年只参加过一次 party。他说 Berkeley 校区北部 party 比较少一些,南部比较多些。名校还是不一样,而且 EECS 读起来也应该不容易,啥会儿我能进这样的学校啊?

又回到北京了

好些天没有更新博客了(针对我的更新频率而言),原因很简单,有更重要的事情去做 :-)。

1 号到的北京,把寄放在同学那里的被子拖到租住的公寓,请邓飞、丽君吃了顿饭。2 号到公司报到,换了个办公桌,换了个电话。寄来的包裹和录取通知书同时到达,纳闷不已,为什么北京往南京挂号需要七天而南京挂号到北京只需要三天?害得我为了一张纸折腾(中科院的录取通知书着实简陋,信封是牛皮小信封,通知书就是一张请柬大小)。我原以为是通知书的那玩意儿是入学须知,但搞不明白的是,为什么入学须知要寄给我两次?

一毕业,这同学们好久不更新的博客都重新拾起来了,反而显得我有点儿懒。这下到公司工作,晚上的时间就多了些,可能又要恢复我正常的更新速度了。

这两天工作也没干什么事,FPGA 调试还不太熟练,模拟器又改了不少,而且更新中工作不太正常,所以就随便看看代码、看看邮件列表和一些 patch。GDB 的 mailing list 里这两天挺有意思的,有个人发了一个希望把 GDB 代码用 C++ 重写的邮件,然后一群大佬说这个问题别讨论了,各持己见讨论起来会没个头的。但是某个邮件里有巨牛的一句话:“The more C++ code I see, the more convinced I get that the language should die. ”让我叹服不已,哈哈。

重装了一个 Ubuntu,当然也装上了 beryl,比原来用着更方便了。Google desktop for linux 推出了,试用了一下,挺好的,特别喜欢它的两下 ctrl 就可以弹出搜索框,这样就免得我还得用鼠标把光标定位在 Google toolbar 里去。Google desktop 的 sidebar 没有在 Linux 版本上体现出来比较遗憾,那些小工具很有意思,但其实 Linux 本身就带有很多有一些的小玩意儿,喜欢玩的能把桌面配置得很 cool 或者 cute。为 Firefox 装了一个 IE7 的主题,看起来还是蛮好的,看来 Microsoft 的 UI 工程师也不是吃干饭的。但是 wine 现在还不支持 IE7,用 ies4linux 测试版装上之后,IE7 的 UI 效果一点儿也没有,真没劲。

毕业了,大家都在干不同的事,还有人(XHO)感叹没假期了,哈哈,准备成家立业的时候已经开始了,慢慢就该习惯了。

分离的时刻

最近发生很多事,但一直没有时间和心情好好地写下来。总之呢,大部分就是一切一切的毕业记事,吃饭喝酒唱歌或者其它事情,等有空吧。

已经买好 27 日晚回家的票,昨天把电脑托运回去了,三十八公斤,四十八块六,还真不轻。基本上剩下的就只有衣服和一点儿杂物了,走的时候能比较轻松。打算 7 月 1 日回北京继续我的实习,项目经理已经发邮件催了,还告诉我说有一个伯克利的学生在暑假也会到硬件部实习,能有机会和别人交流一下也挺不错的。

学习就不说了,回来这两个月根本不知道什么叫学习,只看了几本小说和历史书。21 号散伙饭,本来挺好的,被小黑招得哭得稀里哗啦的,大概数我哭得最凶了,嗓子痛了两天。酒也喝的不少,也基本吐出来了。

毕业了,散伙了,感言等等再发吧,我得好好过剩下这几天。项目经理说这是 golden days,man grows with beer and tears.

开始使用 WordPress

先引用一段著名的对话:
A: 你有博客吗?
B: 有。
A: 你介意换一个 BSP(Blog Service Provider) 吗?
B: 介意。
A: 你介意多一个 BSP 吗?
B: ......

总之呢,就是想说,在和菜头的竭力推荐下,在 GFW 的竭力阻拦下,在 Live Space 的竭力变慢下,我又在 yo2.cn 申请了一个博客。至于 yo2.cn 有什么好,请访问 http://www.hecaitou.net ,翻翻以前的文章,你就可以大致了解了。

现在算是把域名 blog.solrex.cn 绑定到了 yo2.cn 的博客上了,不是原来的域名转向,是绑定,就是所有文章什么的都可以用这个域名访问。据说这项服务以后要收费,其实收费没什么,自己申请一个空间一年还得好几百呢,还得自己配置 WP(WordPress),我也是因为懒得配置才不愿意找这个麻烦。最关键的是服务,QoS,我可不再希望自己花费了很多心血在上面的博客说被封就被封了,而且还不是我的责任,是 BSP 没有做好公关。这两年 livespace 和 blogspot 经常性的出问题已经很讨厌了,希望 yo2.cn 这个国内的博客服务商在这方面能做好一些。稍微慢一点儿没关系,发文章麻烦一点儿没关系,但别不能访问。

WP 挺好的,用起来很舒服,而且可以有很多自由度。我还把以前所有的文章都迁移到了现在的站点上,加起来有两百七十多篇吧。哈哈,两年,看来写的不少。

如果 yo2.cn 能保持现在这种服务,年费我愿意交。本想等用一段稳定了再重烧 feedburner,但昨天还是忍不住重烧了一下,所以可能使用 feedburner 订阅我的博客的就看到了今天有很多旧的更新 :)。不过这下再从 feed 中点进去到网站就不是 live space 了,留言也不用登录了,可惜的是,feedburner 教育网还是无法访问。唉,为什么在中国上个网就那么难呢?

最后重申一下,欢迎访问新博客。Live Space 和 Blogspot 仍然保持同步更新,没办法啊,我对中国小网站的风险抵抗能力还是持怀疑态度的。如果 yo2.cn 能保持一年不频繁停机、不被封站、并保持服务质量,我就放弃那两个博客。

收到录取通知书

今天(6 月 5 日)总算收到了中科院的录取通知书,9 月 1、2 号到中科院研究生院中关村园区报到。哈哈,第一年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都在中关村园区进行基础课学习,那就意味着我可以继续在公司兼职了,因为青年公寓到锦秋国际骑车的话也就二十分钟左右。青年公寓周围的环境我也摸得差不多了,这次过去,会很适应。

比较没谱的是寄给我通知书的时间是 5 月 31 日,我收到是 6 月 5 日,要求我在 6 月 8 日之前将档案寄送中科院。可学校给的答复是档案只能在 7 月份由机要局统一寄出,而且现在大学的档案还没有装袋,只能明天再打电话问一下那面的老师了。其实还有更没谱的,一个同学保去中科大数学系的,5 月 30 日寄给她通知书,却要求 5 月 31 日之前将档案寄去,而她 6 月 3 日才收到通知书,你说这叫什么?官僚主义还是白痴?

现在真觉得大学生活结束了,毕业典礼过了,通知书寄来了,就剩下一顿散伙饭了!!!抓紧这段时间玩玩吧~~~

毕业旅行

出去游玩了两天,今天下午六点左右回到了南大。坐在电脑前,恍若未曾离开宿舍一般,难道是无所挂碍的生活不算在真实世界的时间中?

3 号早上 6 点出发,穿上才印好的毕业衫,80 多号人,两辆车,一起离开南京前往浙江。第一天中午赶到的是神龙川风景区,其实主要是爬山啦。某些见识过高山的同学根本不屑于这种山的高度,某些比较懒的同学爬到半山腰就下去了,不过像咱这种从小就生长在平原上的土包子,曾经见到过最高的山就是紫金山,就觉得相当不错了,有山有水的,多好啊!所以呢,就高高兴兴地上上下下,山还是爬得很惬意的,虽然很累。

晚上在临安市昌化镇的一家小旅馆休息的,要说人家沿海城市真是发达呀,一个镇感觉上就能抵上俺们一个县城的规模,有点儿汗颜哈!俺们那乡镇里的医院都叫卫生院,人家那叫昌化人民医院...!

今天是到浙西大峡谷玩了一下,其实感觉上浙西大峡谷应该是新开发的景区,好玩的地方不多,爬山那一段没什么意思,是没有神龙川好玩。有意思的是在一个少数民族舞蹈风情的景点,那些跳舞的小姐会阴人。正跳着竹竿舞呢,忽然一停,就往你头上套红绸,那就得参加"婚礼",然后就得掏钱买一个绣花的小袋,很贵的,一个袋 40 块。

最开心的是漂流,虽然不长的一段,但是比较好玩,尤其是打水仗比较刺激。唉,到最后的结果是所有人的衣服裤子从内到外全部湿透,冻得哈赤哈赤的。有衣服的还好,到厕所换一下就可以了,没衣服的最惨,只能慢慢捂干。幸亏我有先见之明,还带了一套衣服。某个小白同学在我的再三叮咛下,还是听从了另一个小白的话,什么衣服都没带,结果两只小白只能穿着睡衣,套件外套坐车回来。

这里我要特别记下的一点是,徐扬扬这个没良心的家伙,打水仗时候向我们砸泥巴,害得我弄了一身沙子,连嘴里都是,xixi 也被殃及,头发上全是沙子,这笔账一定要记得!!!

唉,感觉这两天好快,因为在学校时候老被这事那事烦着,好容易能找到一个放下所有事情的机会,无忧无虑地玩一下。不过还好的是毕业旅游过后事情就不多了,虽然辅导员和管学工的党委副书记过两天都要出去招生,可能还得让我负责一些乱七八糟的统计,相比起来时间还是挺宽裕的,看看有没有机会到南京附近再玩一玩。:-)

毕业典礼

2007 年 6 月 1 号,儿童节,上午拍毕业集体照,下午开毕业典礼,至此我的大学生活正式宣告结束。

这些天忙的我可真是脚不沾地,连续七八天被别人叫醒,每天休息时间大约只有 6 个小时。尤其是今天,手机就没停响过,这个那个事,不过总算一切基本结束了,至少,剩下的事情可以慢慢办,不会因为少做某件事情而搞砸出丑。可以稍微轻松一下了!

下午的毕业典礼是我代表南大数学系 2007 届毕业生发言,居然感到了自己在这一年的变化。去年 9 月受邀参加南京师范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的开学典礼,发言时因为紧张说错了不少话,出了不少丑。这一年经历了各种面试,跟许许多多陌生人打交道,在公司做 presentation,口才锻炼了不少。前两天去浦口参加交流会时第一次感觉到讲话时候的自然和顺溜,一点点都没觉得紧张和心跳加速,也博得了很多笑声和掌声。今天在毕业典礼上,预料的紧张也没有出现,反而意识到尝试控制自己的语速和感情,也没有说错话。真是好事啊,大概标志着自己更加的成熟稳健了!

前一天晚上临时赶写的发言稿被 yangyi 同学很是称赞,自己也算比较满意吧,贴在这里了。

南京大学数学系 2007 届毕业典礼发言稿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初夏时节,我们迎来了这毕业的时刻。十几年寒窗聚成了脸上的欣喜,五千多个日夜凝成了眼中的笑意。悄然凝眸,记忆似雁过长空,了然无痕;蓦然回首,怀念恰风卷云舒,波澜难平。

四载寒暑,一千四百多个朝夕,我们将生命中最美丽最宝贵的一段刻在了南京大学的校园里。自少年而青年,我们在这段旅程中相遇相知;从舞象至弱冠,我们的人生在这里重叠交错。迈入南大时还是个懵懂孩童,怀着对象牙塔的无限期盼,抱着对大学生活的无尽畅想;转眼间就迈出校园,昔时的少年已纳天下经义于胸中,处大千之林而不动。在这里,在南京大学数学系,一百五十多位少年羽化成蝶,即将在我崛起中华的历史舞台上翩翩起舞,加入那美丽的乐章。

师恩没齿,难忘教导谆谆;蜡炬成灰,换得桃李天下。在这一刻,又怎能忘记带领我们在知识的天空里翱翔的恩师们?那四年间讲台上滴下的点滴汗水,记录了他们为我们付出的辛苦;那作业本上留下的只言片语,写下了他们对我们殷切的期盼;那头上渐渐显现的白发,昭示着他们为我们消逝的年华。他们在杏坛上默默地传道授业,将知识之杖传于我们,用真理之光引导我们,以智慧之念启发我们,教会我们如何做人,如何做学问。还有那为我们默默付出的辅导员和行政工作人员,在生活上、思想上帮助我们,开导我们。他们以严厉的批评修整我们旁蔓的枝条,使我们秉然正直,以百般的爱护融化我们心头的坚冰,让我们倍感温馨。我们定会记下师长们为我们所做的一切,怀着心中默默的祝福,去创造和书写属于我们,更归功于他们的历史。

慈母心怀, 点点如更漏,愿报春晖尽其有。我们坦然而幸福地站在这里,更需要记起的是我们的父亲母亲。寒窗苦读的背后,是母亲温柔的呵护;茁壮成长的身影,离不开父亲训导的支撑。我们所有的痛苦、悲伤和快乐,都会在父母的身上放大百倍。他们无私的爱,让我们能抵抗人生的各种狂风暴雨;他们深厚的情,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永远安全的避风港。虽然在父母眼中我们仍然是孩子,但是在这一刻,我们要对爸爸妈妈说一句:孩子长大了,您可以歇歇了!

钟山无语,为别离悠悠凝噎;石城有思,留幽念默默心中。亲爱的兄弟姐妹们,天下无不散的筵席,但在这离别的一刻,我真的想能把这四年来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打包压缩,刻录在我内心深处,使它们能耐住时间和遗忘的腐蚀,在我慢慢老去的时候,打开放在记忆角落中的它,依然能记起那些球场上飞扬的少年,那些教室中苦读的身影,那些花枝下呢喃的情侣,那些讲台上潇洒的恩师;依然能记起我们在军训场上流下的汗水,在新食堂里流下的口水,在成绩单前流下的泪水;依然能记起那熄灯后的卧谈,考试前的紧张,放假后的狂欢,开学前的想念。我愿将那温馨的一幕幕,酿成一杯杯的美酒,封存在我心中。等许多年后,拍开那历尽沧桑的封泥,定会传出更加醉人的芬芳。

各位同学,站在这里,怀着对恩师父母的感谢,对四年生活的回忆,对光辉未来的期待,我感到非常的幸福,因为我知道所有南京大学数学系2007届毕业生都伴随在我身边。雏鹰初展翅,清声傲云霄,无论身处何时何地,我相信我们07届毕业生定会以喷薄向上的雄姿,成为各自领域内的佼佼者,为我泱泱中华的崛起谱出一曲响亮的乐章。

谢谢大家!

小世界

今天系里组织大四学长去浦口和学弟学妹们交流,给他们讲讲出国、保研、考研和找工作的事情。本来比较忙,没想着去参加。但是 yutian 的催促,想想以前在交流会上也受益匪浅,就想着自己也要尽点儿力,还是去了。

结果到了之后,低年级辅导员请我们去新食堂吃饭,居然在饭桌边遇到了想不到能遇到的人,01 的张振学长。在百合和博客上认识,还从来没有见过面,今天才知道,张振学长就是 04 级美女辅导员的老公。以前看张振在博客上写老婆老婆的,没想到他老婆我居然还认识,同时做为年级长还和她打过不少交道。哈哈哈哈,这世界太小了!!!

而且,Miss Tong 的男朋友随她也去了,却正好碰到一个他在计算机系的老师去蹭饭,然后他们就说,计算机系有蹭饭的传统。

总之呢,生活中经常发生你无法预料的事情,enjoy it!!!

答辩通过

昨天下午论文答辩,纠缠那么久的论文,总算结束了。虽然自己仍然比较不满意,但是和某些同学比起来,我还是真真正正认认真真地写了一些东西,没有陷入欺诈之流。

说起欺诈,只能对很多人的做法无语。我不赞成这种做法,但是也能体会他们的难处。上次和 baosheng 聊天,他告诉我,他很想不通南京大学的学生为什么会在该做论文的时候天天玩游戏。在这一点上我有点儿无言以对,因为这就是我身边很多同学的生活状态。也许是大家觉得学士学位论文太不重要了,也许是他们对自己做的东西没有丝毫兴趣,也许就是从进大学后就培养出来的习惯,总之就是他们不在乎这个。我很能体谅吴朝阳老师不太愿意带本科生论文的原因,带本科生论文,只能是看着他们做的垃圾东西和垃圾效率生气又毫无办法。

不过有一点不得不值得我们思考,如果说一个两个学生这样,可能归结于个人的因素,但当这种心态成为一种群体意识的时候,就不能仅仅将责任推到学生身上了。说到底是教育制度的问题,但我觉得大学仍然可以做很多。如果老师们懂得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多几个对待学术方面严谨并且偏激的老师,造成正常的好的学术氛围,甚至多几个"愤青"同学,这个状况大概就会好很多。总之,一个好的大学,不应该现在这个样子。

=========={我是废话的分割线}==========

答辩完了,却还是有很多事情要做。大概是大家一直以来的惯性思维吧,虽然我不是毕业委员会里事务的负责人,但无论何事总会找到我,反而比自己负责更忙。不过也算是最后一次为大家服务了,也蛮愿意的。

前两天去南京的 Lonicom 做技术支持,只花了一个多小时就帮他们找到了 bug,PM 好好地表扬了我一番,这种感觉真不错。可能明天或者周末还要过去,我这个小实习生可给公司节省了不少银子啊。

今天晚上南大 Open 社团将在浦口举行本学期最后一场讲座,而且召集鼓楼 Linux User 商讨鼓楼 LUG 成立事宜。正好回去浦口怀念一下混在浦口的日子,希望能见到 baosheng, Lv, godtang, caibaiyin, dolphin9, abcx 这些朋友,可惜 snc 去不了。比较有意思的是,最近老认识 01 级的师兄,Linux 现版主 godtang 居然也是南大数学 01 级的,以前竟然没发现。

生日快乐,南京大学!

2007 年 5 月 20 日,今天是南京大学 105 年校庆,这也是我在南大度过的最后一个校庆日了。

虽然四年间均未曾参加过任何庆祝活动,其实是不喜欢凑热闹,但是今天我想说一句:南京大学,祝你生日快乐!

在南大四年,我不敢说在学术上得益多少,因为我自身就没有脚踏实地的学习数学,但我仍是碰见过几位传道授业解惑的好老师。他们的言传身教,才是我最应该感谢的南大给予我的东西。

我还应该感谢的,是南大培养出一届又一届优秀的学生,我的师兄师弟同学们。从他们身上,我学习到很多很多,在这些优秀的同学面前,也深为自己感到汗颜。

还有小百合,南大学生的网上家园。虽然十大经常很无聊,虽然人气极旺的都是什么贴图版女生天地版南大校园生活版之类的版面,仍然会有人坚守在 Algorithm 版 CPP 版 UnixLiunx 版这些乏味的地方,能交到不少朋友,仍然会有人支持在百合十一区的勇者独行,很欣慰校领导们并不总是采取封源截流的做法去处理这些呼吁。

还有南京大学本身的尴尬处地,给了我们那种既不张扬又不妄自菲薄的性格,使我们面对任何人任何事都能显得不卑不亢。

我不会感谢的是南大的校领导南大的后勤集团,这些人里大部分是垃圾。可能他们也有他们的无奈,但我认为,他们不配。或许我应该感谢的一点是,他们教会了我这个世界上哪里都有黑暗,包括纯洁的校园。

大哉一诚天下动
如鼎三足兮,曰智、曰仁、曰勇
千圣会归兮,集成于孔
下开万代旁万方兮,一趋兮同
踵海西上兮,江东
巍峨北极兮,金城之中
天开教泽兮,吾道无穷
吾愿无穷兮,如日方暾

An Old Friend

半夜了,室友们仍然没有睡觉的意思。鼓楼比浦口管理松很多,温度高于 29℃ 宿舍楼就不熄灯了,直接导致的后果是某些人看电影到深夜,某些人打魔兽到深夜,某些人无聊到深夜。

因为 Linux 下的 Ctex 中文字体特别不好看,QQ 不能登录,不知道如何加载电影字幕等等诸多原因,用 Windows 的时间明显变长。在某部分无聊的时间内,浏览了一下 QQ 好友们的空间。

很久以来与老朋友们的联系仅限于短信和电子邮件,也是渐渐地趋于稀疏。不太多人写博客,就算有,恐怕也没几个人像我更新那么频繁。今天闯进好久好久没见到的一个初中同学的 QQ 空间,该生以安妮宝贝似的文字把我小小地震撼了一下,还是当年的赅子吗?唤起很多旧事的回忆:

赅子,初三时候坐我前排,颇有惊世骇俗之态,亦有不同常人之能。有若干历史事件加传奇让我记忆犹新:

历史事件:

赅子的母亲也是我们初中的老师,所以就被我们万恶的初三班主任马xx整得很惨(鉴于马xx的儿子也是我同班同学,此处略去真名并省略脏话两千字)。赅同学骨头极其之硬,可以说让我叹为观止,绝对是地下党加卧底的最佳人选!具体的事件就记不清了,但我脑子中能浮现出很多幅初三班主任马xx殴打他的画面,是真的殴打。如果事件不大,基本就是拿着书朝头上招呼,猛砸猛呼;有两三次比较严重的事件,马xx把他拉到教室外面用脚往身上踹。有的人可能不信,初中老师怎么可能体罚那么严重。但像我这么从小老实听话的孩子都被他皮鞋踹过疼了一个星期,原因仅仅是在上体育课前的课间和高中部的人踢了会儿球(他禁止我们踢球)。

我们班男同学基本都挨过打,赅同学也挨打,没什么不同。但赅同学与众不同就在于挨打之频繁以及挨打之功力。大概马xx打赅子的频繁程度和严重程度仅次于揍他儿子了,但赅子挨打的时候,从来都是一声不吭。无论问他什么事情,他绝对不会说半句,就算自己有理,他也从来不为自己辩解,你打他就像打一根木头。惭愧的说,其实这句话我也深有体会,因为我坐在他正后面,基本也是把他当作沙袋,什么时候郁闷了就朝他背上打两拳,绝对是一点儿反应都没有。哪儿找这么好的沙袋啊?

赅子很喜欢踢球,当时大概只有他不怕马xx的淫威敢在放学后到我们自己的操场上踢球,我们班的其他学生全是骑车到我们县的重点高中或者找个偏僻的小空地去踢球,这也是他挨打频繁的原因之一。很多人都踢球,踢球本不是什么惊世骇俗的事情,但是赅子就能做到惊世骇俗的就是,他能穿着三角内裤和拖鞋从家里出来,然后跑到学校操场去踢球,我想有这份经历的哥们大概不多。

传奇:

所谓传奇者,就是未经亲眼看到的事情。赅子有很多件,当时班里经常传说他的事情,记忆尤深者有两件。

一件发生在我们同班那年寒假。寒假开学后,某日,班主任马xx面带笑意地问赅子,你家的玻璃都安上了吧,你小子很厉害呀。当时就觉得纳闷,什么时候见过马xx笑那么阴险那么开心啊?一问才知道,这小子寒假把家里的玻璃全搞碎了!我们那有一种礼花,大概像饼干筒那么粗吧,直径大约十几厘米,点着以后会喷出来火花,一般是正月十五在家放。那小子不知道从哪儿搞过来一个那么粗的炮仗,在院子里点着了,可想而知有多大威力,"砰"的一声家里和邻居家的玻璃全都被震碎了,他在家也挨了一顿好打。

一件发生在小时候,我同桌给我讲的。我们县在盖建设银行家属院的时候,挖出来一个防空洞,当时很多人进去玩。因为没有照明,进去都是黑乎乎的,他们小孩子就乱摸。赅子比较背,摸着摸着就摸到了一坨屎,手上那个臭啊!本来是很倒霉的事情,谁知道这小子一转身就往别的人身上、脸上抹,抹完就跑。出来以后他们几个在一起玩的家伙都快给笑死了,然后一直就被传为笑谈。

就是这样的一个孩子,现在居然用那么忧郁那么脆弱的语言去抒发心中抑郁,去表达自己,我是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的。

孩子长大了...

孩子们长大了...

Some Thought About NJU

今天当了一次愤怒青年。其实血性早就被磨灭许多了,只是看到那篇帖子还是想尽自己的一点力量,大概也是因为经过一些这样的遭遇却只能忍气吞声积下的愤懑。

南京大学是我的母校,她给了我很多东西,我无所谓她是不是一所国际或者国内一流大学,我只是非常非常希望她能成为一所好大学,有好的员工、好的教师、好的学生,能教人向善、能给人真理,pursue every thing that is good,而不是在功利世界内迷失方向丢掉作为大学的核心价值观念,那样我才能由衷地为她感到骄傲和自豪。

今年 5 月 20 日是南京大学的 105 岁生日,昨天这个事件的发生意味着 105 岁的南大仍然不够成熟,仍然不能负担起所有人对她的期望,甚至可以说相去甚远。身处在中国的这个时代,很难说自由民主科学的思想能够在南大校园里一支独放不染凡尘,连学生都能感觉到功利的压力更何况一个杂合着各方面利益的大学?真希望南大能再出来一位杰出的校长,能让南大远离尘世污秽,成为一片干干净净的学术圣地,让每一个南大人都沐浴在真理的光辉中。

我知道那是奢望,恐怕只是幻想而已。但如果每个人都向这个方向努力,就算达不到,南大也会变得更好。已经被官方势力玷污的小百合虽然不再圣洁如初,但就像茶花女坚守自己的国家一样,我祝愿小百合能在所有网友的护卫下永远捍卫自成立以来的信念,以独立的姿态做为南大人交流的平台,传承下十年来的光荣与梦想。

Idle time ?

劳动节在家呆了两天,又犯了一次胃炎,痛了大半天。这也是我在北京太不注意饮食的报应。其余的就乏善可陈了,睡睡觉,遛遛狗,养养神。那条狗的所做所为这次给我带来了不少乐趣,不过至于那些委琐狗事,就不说了。

昨晚一夜车到南京,原来 8 个小时 40 分钟的车程提速后 6 个小时 20 分钟就到了。看到长江大桥的时候我都有点恍惚,有这么快吗?还好有大桥这个地标,不至于错过南京站。凌晨 3 点半到宿舍,几个小子居然谈兴大起,说话到 5 点。眯了一会儿实在无法入睡,就爬起来了。

桌上床上乱成一片,好打扫了一番,把老余拿走的电脑搬回来,重装了遍 Win。小百合上发帖讨了个 Ubuntu Feisty,还劳驾 dolphin9 亲自给我送到了宿舍,明天装罢。

习惯了公司的专线网络,再回到南大乱七八糟的网络里,真闹心。google 的服务勉强还算可用,space 居然可以在校内访问了,但其它的国外网站依然的是相望不相闻。yahoo mail 用不了了,虽然我已经在 gmail 里 pop 过来,但回归测试报告总是被 yahoo 当作 spam 处理的,忘记设置 pop spam 了。习惯了早上看报告,现在一没有还真有点担心。不过南大的破网络又不允许通过代理 ssh 到服务器上,就算想工作也没办法,就随它去吧。

我最纳闷的一点是,在 Win 下为什么 firefox 2.0 会不能登录 google 和 space,而 IE6.0 却可以,难道是安全性设置有问题?好久没用 Win 了,连一些常用的东西在哪儿都有点晕了,再说吧。

唯一还能值得称道的一点是 ftp 资源依然很丰富,晚上拖了不少电影,光顾得聊天了,明日再看好了。代理又开始限速,在国内下载也不如以前快了。不就是为了推广一个什么"奶罩(BRAS)"网络嘛,何必逼学生那么急呢?明天装上 tex 软件之后要把论文的一些想到的硬伤修改一下,再好好润色一遍,拿去给吴老师看看。事情倒是不多,也不是很忙,挺惬意的。还是有些不适应,刚回来嘛,难免,不过这生活可比打工强多了。

Time To Leave

没有忍住,还是到售票点去了一趟,还好就在住处南面的太阳园。没有太长的队,票也没有过年时候难买,只是好郁闷的只买到商丘南站,只好再从南站倒北站回家。

一堆书要扔到公司了,只带回去一本算法导论,学习的话,足够了。被子什么的放同学那里,不过还是有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麻烦。

其实可以早走两天避开五一的,因为协议也是 15 号就到期了。但我说过了要干完四月再走,不想再给人事多添什么麻烦。

先回家住两天,看买票方便否,就转回南京。南大要 105 岁了,百年校庆没赶上,105 年能算一个小庆吗?

该毕业了才显示出大家的才华横溢。拿到 UCI 系统生物学 offer 的 Min 同学连续贴出三件毕业纪念衫设计,相当相当的相当的不错。我说咱别打击别人了行吗?学数学的出去读生物也就那了,难道还打算再转设计?Ally 同学参加校园十大歌星赛,进了决赛,虽然冲击十大落败有点小遗憾(不然俺们年级就能有两个十大歌星了),但也真的好厉害了。以后还可以应 Xu You 师兄的话去 UW-Madision 继续唱,就不知道老美们兴这个吗?

今年知道的有 28 个保送,23 个出国,三分之一的孩子都混得不错,考研,工作的统计快出来呀。就像顾老师说的一样,真为大家自豪,这就是俺们滴南大,俺们滴数学系。

回去以后就不用再百合强迫症了,因为可以一直挂着了 :-)。然后就应该吃饭喝酒打球玩游戏,我要把拉下的越狱补上,把没来得及看的电影看完,还要把欠别人的饭债钱债人情债都还掉,希望最后两个月生活别让我太失望。

陶然亭公园

周六的阳光相当明媚,呆在室内简直像犯罪。不过总算没有再躺一天,约好和丽君去陶然亭公园玩了一圈。比较汗的是太享受于在亭子中晒太阳、吹风和聊天的舒适感,到闭园出来时候才发现我们只转悠了公园的一角...

要是让我描写春日里北京公园的景象,我只好用尽所有恶俗的词汇,还是不要倒自己的胃口,只说:天很蓝,树很绿,水很脏,人很多,亭很俗,风很爽。最让我崩溃的是很多当地人都会拿着小网勺去舀鱼,当我和丽君正在讨论看到的一条泥鳅是什么鱼的时候,旁边一位妈妈舀出来一只小乌龟,真正的乌龟啊...诡异死了

我觉得自己没有欣赏什么景色的能力,尤其是人为堆砌的景观,看见总觉得怪怪的。是否会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比较有感觉呢?还没有真正见过让我震撼的,以前是有时间没钱,现在不那么没钱了,但是没时间。不过我还是很喜欢和好朋友一起晃悠的乐趣,重要的是人,不是吗?大声地讲着商丘话,不理会别人的眼神,好像和嘉诚在上海晃的一幕重现。

现在从心里感到,自己的想象力、记忆力、表达力、对环境和对人的感觉都大不如从前了。我会钻在自己的套子里,不愿意让别人看到真实一面,也没有兴趣去观察别人的世界。怎么说呢,一种落入蝇营狗苟生活的苦闷,丧失了辨别一些重要事物的能力,已经模糊了一些坚持的信念,也无法得到纯粹的快乐。

闾丘在博客里说哈佛为了帮助她和同学那些脱离工作一年的人重新适应环境,专门请来心理治疗师帮助。那么像我这种在半年里经历了几番变化的人会有些心理问题就不足为奇了。我以前以为这种话题会永远与我无关,现在看来不那么确定,我都能感觉到自己出问题了。不过不用担心在我身上会发生什么残害别人残害自己的事情,我的本性就没有那么极端,会调整好的。

PS:
Math 03 的同学们也是昨天去将军山春游,貌似挺开心的,看得我也很高兴。

又PS:
今天把从姨姥姥家拿的被褥送了回去,又是虚与委蛇一番,看来我对此道已经很熟练了。

再PS:
火车票只能提前五天买,没时间,我打算再次撞票,车到山前必有路。